《骗局》:不要妄想骗过骗子
这本书为法庭证据类的推理小说。作者史蒂夫·卡瓦纳是一位屡次获得国际大奖的英国畅销书作家。他的书籍能够描述得能够如此扣人心弦与他过往的高级法庭辩护人和律师老师的身份脱不了干系。当然,促使他走上畅销书作家之路也源于他个人简介中写的他只喜欢在课堂上讲笑话的“作家”特质有关。
这本书的优点非常明显,情节推动上使用的证据点极其细腻且意想不到。除了在大框架设定中关于某位女角色的设定跟我设想的相同以外,其余的内容基本都因为涉及相对细致的专业知识而无法顺利猜出。书中还附赠了很多书签,每一个书签都与书中的男主人公需要逐步破解的证据相关。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的人物设定比较符合目前读者的主流喜好,一位专业度极高、品性极好,但放荡不羁又有点歪点子的“好学生式的流氓”。书中比较经典的剧情设置也跟情节推进过程中不仅有严密的法庭证据推理,还有精彩的“骗局”设定。
比如最受读者喜欢的破解杀人案与当下最流行的洗钱主题题材相结合的剧情推动模式。一边在主线为法庭证据类破解杀人案满足喜欢推理类读者的喜好,同时又将这个案件放在当下比较流行的洗钱主题之下,让破解杀人案这件事本身变得没有那么“就事论事”,反而是因为要破获洗钱案件剧情的推动逐步将这个故事推向高潮和结局。
同时,书中对于交织在一起的支线剧情角色有着相对丰富的设定。山主人公与妻子的爱情和在剧情推动过程中,作者要时常面对的选妻女还是选正义的“绝对二选一”的选择;对于“杀人犯”大卫和他的对手朗西默在软件开发领域的恩怨情仇;从事灰色产业的吸毒者波波和以当骗子为生的小布,这种亦正亦邪的角色都让这本书的剧情增色不少。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书的大结局。可能对于很多推理小说爱好者来着,这本书在剧情设定上有很多内容是稍显枯燥的,但是作为一个不常阅读推理小说的我来说,这个小说最终大结局的设定多少是有些让我意外的。这几乎可以与对法庭证据专业知识不精通的前提下看到作者对于呈堂证供一些分析的细致程度给我带来的意外惊喜是一样多的。
当然,这本书从,某些角度来说,我个人还是觉得稍有遗憾的(我不确定是出在了作者身上还是翻译身上还是文化差异身上)。最主要的是对于一些证据和场景描述得清晰度是不足的。
在进行这些证据和场景的客观描述中缺乏了必要的注脚导致这本书作为畅销小说来看缺乏一些必要的知识。同时对于一些场景的翻译和再建构上缺乏可视视角,让人很难通过文字阅读清晰的看到作者想要构建给读者的具体场景。以至于到了剧情推动时的内容非常吸引我,但一到了客观知识和场景铺陈时,会让我因为难以想象当时的场景而变得相对晦涩。
不过整体而言,在推理领域,这本书已经是一本在证据构建上十分精巧的好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