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不远,就在眼前
“安远不远,景在眼前。”热情好客的安远人,这句朴实话语,让人久久留恋。今天,带领学校三位小伙伴一起到安远参加“谢称发名师工作室”结对共建活动。又是一次精神盛宴,那课堂、那讲座、那话语、那笑脸又一次激荡起我思考的火花,让我激动与兴奋。
首先是刚加入工作室一年的刘老师带来的《伯牙鼓琴》,清新却不乏力量的声音,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心。
她先带领学生读通读顺古文,然后引领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伯牙琴声中的高山巍峨、流水汤汤,想象子期的深情赞叹。这时,老师适时引入伯牙难觅知音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当伯牙遇见子期的心有灵犀时的兴奋与激动,为后来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的痛心做铺垫。
对伯牙与子期对话的语言深入朗读感悟之后,老师创设情境,进行语言文字的拓展延伸:如果伯牙看到春天的依依杨柳,便弹出自己的心意时,子期会说什么呢?还有白雪皑皑、皎皎明月等,学生这一会儿便由书中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在充分感受子期与伯牙的心心相印之后,老师话锋一转,讲述起伯牙第二年中秋不见子期后的悲痛欲绝。这时音乐渲染,深情反复朗读。引入历代文人墨客对“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知音深情”的赞颂诗句。至此,课堂学习结束。
思考:
刘老师紧紧抓住了古诗文的学习需要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诵读这一方法进行教学,另外,在关键处拓展了相关资料的学习,很好地补充了古诗文的空白,丰富了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自然丰富了我们的理解。
正如大家午饭时讨论的那样,这篇课文除了这种教法,还能不能有别的教法?因为听过的这节课,大多数老师都是这些环节上,包括我自己,曾经也是这样上这篇课文的公开课,诵读、想象、拓展训练,拓展相关赞颂的诗句。
温校讲座时提了一嘴,如果他上,会让学生讨论:现在来看,伯牙在听到子期死的消息时,有没有必要破琴绝弦?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想,是呀,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会明白,如果不破琴绝弦,可能就没有这个流传千古的知音故事,毕竟,所有能让人触动心灵、流传千古的故事都是悲剧。但是,有可能伯牙在音乐方面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只要不断研读文本,链接现在的新课标,肯定有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当然学生素养的提升肯定也会不一样。
套用安远宣传标语:好课不远,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