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忙》读后感
前几天女儿问我,为什么美国禁止打小孩,小孩还那么听话。我云亦云分析了很多原因,总之就是各种褒扬。
今天读《穷忙》才发现,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连基本温饱都无法解决的穷忙族。故而想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不听话的小孩。小孩在一个家庭里的样子,虽然可以被法规所影响,但最终还是受父母的影响。而父母的影响来自于生存压力。
经济条件好,孩子未来的可能性增多,孩子偶尔的不听话产生的负面情绪,会被多种可能性稀释。反之,孩子不听话产生的负面情绪会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有法律法规保护的孩子,可以得到“自由”成长,但最终逃脱不了家庭经济制约力的影响,有可能走上连父母都不如的道路。
而像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儿童不被父母打。孩子被打,虽然谈不上人生自由权,但是,这孩子人格上因为父母的打,会产生多少影响?换句话说,家庭经济制约力对孩子的影响,虽然不是由孩子是否被打而改变 ,但,被打的孩子,骨子里就多了一分抗挫力。
虽然不能绝对地说孩子被父母打,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但成长的路上,多一点“挫折”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今日反思,自己先入为主地和女儿分析美国家长不打孩子,孩子却没有不听话这事。首先,我主观先行就不对,对美国教育体制不理解产生的认知盲区罪加一等,对美国社会生存环境一无所知是让“想当然”思维膨胀的又一原因。总之,我习惯性把“别人家”想象得很好,这种习惯性是因为近距离容易暴露缺点,远距离容易产生美。我和女儿分析美国的家长不打孩子的理由,其实潜意识里是“别人家”的“好”已经先行了。
不应该!
读《穷忙》
书中原文:
“事实上,对于几乎每个家庭来说,贫穷的成因都有一部分经济原因,一部分心理因素;一部分个人因素,一部分社会原因;一部分过去的影响,一部分现在的情况。”
解读:贫穷的原因有很多种,个人原因、社会原因 、环境因素、国家原因,体制问题等。一个人穷,可以是某种原因造成的,一个家庭几代都受穷,那体制和社会原因占比就高许多。穷,个人原因自然逃脱不了,但社会原因和体制问题是穷的根本原因。
财富与财富的另一面
经济永远是衡量贫穷的要素之一。而在发达国家,经济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贫穷的绝对要求。比如很多美国人一年可以收入1万美元,但是根据相关政策,他们会被纳入贫困户。而这样的收入放在国内或者其他贫困国家,又是一种什么概念?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所以,在一个富有的国家当一个穷人要比在一个贫困的国度当一个穷人困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