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諵譁-大宗师(5)
有道古人的成就
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
这是讲中国上古史了,“狶韦氏”是人皇。
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
伏羲得了道以后,“以袭气母”, “袭”是合的意思,“气母”是元气之母,伏羲修炼气而成功,达到长生不死。
维斗得之,终古不忒。
“维斗”是天上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得了道,所以指挥天体。
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
太阳、月亮因为得了道,所以永远挂在天体上。一捧泥巴得道了,慢慢累积起来,就变成昆仑高山。水神冯夷,得了道,可以游大川, 肩吾得了道,在高山上活着,永远不死。黄帝得了道以后,天上飞下一条龙,他骑上龙背,白日飞升上天了。
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
颛顼是上古一个得了道的帝王,这个皇帝死后,在玄宫这个地方。“禺强得之,立乎北极”,禺强是北海的神,神话里说他是管北极深海的神。
“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少广是天的名称。
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这一班祖先们不晓得活了多久,也不知道有没有生死。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岁,傅说是上古殷王高宗的名宰相,据说功成名遂身退,死了以后上天,称为星宿之神。
(豨韦氏得到它,用它整顿天地;伏羲氏得到它,用它调合元气;北斗星得到它,用它保障终古不变的运行轨道;日月得到它,用它维持万古运转不停;山神堪坏得到它,就能入主昆仑;河神冯夷得到它,就能巡游黄河大川;肩吾得到它,就能镇守泰山;黄帝得到它,就能登天成仙;颛顼得到它,就能身居玄宫,成为北方之帝;禺强得到它,就能自立于北海之神;西王母得到它,便可安坐于少广之山,不复生死,不知始终;彭祖得到它,寿数绵长,上及虞舜,下至春秋五霸;傅说得到它,可以做武丁的宰相,治理全天下,死后驾驭着东维与箕尾两星,遨游于众星之间。)
女仙的传授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女偊”是女仙,南伯子葵问这位女仙,你的年龄非常大,但是你的脸色外貌仍像女孩子一样,什么道理呢?女仙告诉他,因为我得了道了。南伯子葵问说,道能不能学呀?
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
不可以啊!道怎么可以学啊!“子非其人也”,你们要学道,没这个资格,你不是学道的人。“卜梁倚”是古代的人,也是神仙,他有圣人的才能,圣人的聪明,可以做哲学家,可以讲理论;“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但是没有道德资格。这个女仙告诉他,“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所以出世和人世,两样想要合一的话,除了得了大道的人,不然只能走一边,不能两边兼得。有人有才而无道,有人有道有德而无才。才、道德、学问,三者兼备的几乎没有;如果有的话,那就不得了啦!这人就是得道了。
像卜梁倚这个人,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嘛,有圣人之道,没有圣人之才。我来教教他,截长补短,两个人的本事合在一起,他也许可以得道。如果不是这样,“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所以有圣人之道的人,找一个具备圣人之才的学生,传道给他,那么他会学成功,不然很难。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
像卜梁倚一样,他的聪明才智,有圣人的才能,是块材料,但他没有圣人之道;“吾犹守而告之”,我有圣人之道,不是圣人之才,结果我就来教他,教了三天以后,卜梁倚“而后能外天下”,那个空的境界,空灵、虚灵的境界,超过了宇宙,宇宙都在他这个道心里了。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把身体忘掉,空间忘掉,时间忘掉,“以外天下矣”,三天以后,我又教了他“七日”,七天以后“能外物”,不被物理世界所束缚了。
又教了九日,加上七天一算啊,十几天了,“而后能外生”,这才了了生死。等他一了了生死以后,“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这个时候才大彻大悟。“朝彻”就是早晨起来,太阳一上山,整个光明普照的意思,就是大彻大悟的境界。“朝彻,而后能见独”,等到大彻大悟以后还要修吗?还要修!修了以后“见独”,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孤零零的,把道这个东西找到了。“见独,而后能无古今”,能无古今就达到了不生不灭。
是寓言 是修道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
生,不是生命的生,是念头生起来,思想念头一动,就要平静下去,就要把它空掉。后来道家修神仙之道的两句话,“未死先学死,有生即杀生”,就是根据庄子这两句话来的。所以我们打坐干什么?要先学死,念头一动,一生起来,马上把它空了,这叫做杀生,就在空灵的境界永远定下去,这就是学死了;这样的死,人就永远不死。
所以“生生者不生”,你要长生不死,最好是不生,不生就是思想妄念情绪动都不动,不是压制下去的。要很空灵才行,就是生生者不生。
”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这就是无生法忍。到达了一念不生处,无生法忍,“其为物,无不将也”,那时心能转物了,一切万物跟着你转,你不被物所转,要改变万物就可以改变。像我们普通没有得道的人,受物质环境的影响,改变了我们自己。修养到达了心能转变万物的境界,要毁灭它也可以,要成功它也可以。“无不迎也”是来者不拒。
《定性书》里头讲打坐做工夫,“无将迎,无内外”,说打坐无将迎,不要故意把念头空掉。“无将迎”就是说不要把念头带来,念头来了不欢迎,自然就跑掉;跑走了也不送,就那么坐就定了。“无内外”,不要守在身体以内,也不要守在身外。
得了道的,“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那就是心能转物。这样的境界,庄子给它定一个名称叫做“撄宁”。“撄宁”就是自在,叫做观自在。但是自在是讲原则,是自由自在的;而撄宁是讲那个现象之舒服!所以这个道的境界叫撄宁。
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什么叫做撄宁?一个人得了道成功了,还是在这个世界,不会离开这个世界,可是他摸到万物,等于小孩子摸到东西一样。小婴儿,出生不到一百天,拿一个东西,他好像拿牢了,可是他没有用力,所以婴儿一定是大拇指放在里头,握个拳头,叫作握固。
小婴儿虽然抓成这个样子,而是若有若无之间,安详而平静,也把握得很牢,所以这个是自在,“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
你这一套哪里来的呀?什么人传给你的?
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於讴,於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我是听副墨的儿子说的,副墨之子就是黑漆桶;开始修道的时候,闭着眼睛黑洞洞的,所以称之为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慢慢宁静久了,耳根清净,一步一步工夫再修下去。静下去久了以后“瞻明”,就是庄子前面讲的,“瞻彼阕者,虚室生白”,有一点光明出现了。“瞻明闻之聂许”,聂许就是光明之间有个东西,“聂许闻之需役”,这个东西会动的。“需役闻之於讴”,於讴,就是耳根圆通。等到耳根圆通以后“闻之玄冥”,完全是空的境界,空到了极点,不过还不是道的究竟。“玄冥闻之参寥”,参寥就是非常广大、远大的东西。
“参寥闻之疑始”,庄子讲到了无始之始,等于讲宇宙开始的问题,庄子这里一个名称叫做“疑始”。
(南伯子葵问女偊说:“你的年寿很高了,为什么面色却像孩童一样呢?”
女偊说:“我得道了。”
南伯子葵说:“道可以学到吗?”
女偊说:“不!不可以!你不是学道的那类人。卜梁倚具有圣人的才质却还没有获得圣人的道心,我有圣人的道心而没有圣人的才质。我想教他,或许他真的能够成为圣人吧!就是不能,以圣人之道指导具有圣人之才的人,他的提高也会是很容易的。我继续修持着,然后开始诱导他,三天之后,他已能把天下置之脑后;已经遗忘天下了,我继续修持诱导,七天之后,他已能把人事置之度外;已经遗忘人事了,我继续诱导他,九天之后,他已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已经忘掉自我了,而后心窍豁然彻悟;心窍豁然彻悟了,而后就能洞见独立而不改的道;洞见独立而不改的道了,而后就不再受到古今时间的束缚;不受古今时间的束缚了,而后就能进入无生无死的永恒境地。
能够灭亡一切生命的道,它本身不会灭亡;能够产生一切生命的道,它本身不存在产生的问题。道对于天下万物,无所不送,无所不迎,无所不毁,无所不成,这就叫做‘撄宁’。‘撄宁’的意思,就是动而后静,乱而后定。”
南伯子葵说:“你从哪里学到的道呢?”
女偊说:“我从文字那里得到的,文字是从语言那里得到的,语言是从目见那里得到的,目见是从耳闻那里得到的,耳闻是从修持那里得到的,修持是从咏叹那里得到的,咏叹是从静默那里得到的,静默是从空旷那里得到的,空旷是从疑似本源那里得到的。”)
():来自另一本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