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背后,是看不见的性别歧视
本文首发公众号「恶魔书房」
《乘风破浪的姐姐》是近期最火的综艺之一。
通常,“女团”节目主打的都是年轻和青春。但《乘风破浪》却反其道而行——邀请的都是30岁以上(最高的伊能静52岁),已出道多年的女艺人。
万茜为了凸显这一特点,节目组的文案也是非常走心:
出自“湖南卫视御用文案”吴梦知之手可以看出,整个节目都在努力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
30岁,不可怕。
这是当然。
但,为什么30岁应该被害怕?
1、
长久以来,娱乐圈都是年龄危机最严重的地方。其中,女演员尤甚。
在去年的“First影展”上,海清、姚晨集体为中年女演员发声,直指影视行业对于中年女演员的不公,
海清代表中年女演员说话_腾讯视频
作为观众,我们也可以看到:
在电影领域,近年来卖座的喜剧、动作、奇幻等,基本都是以男性角色为主导;
电视剧领域又怎么样呢?
最火的青春爱情剧永远是年轻女演员的战场,
那些岁数稍微大一点的,则通常会遭遇角色受限,甚至无戏可演的尴尬境地——要么选择“装嫩”继续扮少女,要么就只能去演一些套路化的贤妻良母,甚至退居幕后做制片人亲自拉资源。
图片来自姚晨星空演讲总之,影视界似乎“不需要”中年女演员。
虽然女性有了选举权、工作权和受教育权,但表面的性别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性别不平等。
——李银河《女性主义》
2、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是西方20世纪女权运动的先锋人物,也是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妻子。
波伏娃与萨特她在1949年出版了代表作《第二性》,引起了极大反响,这本书也被称作“女性的《圣经》”。
在这本书里,她阐释了这样一个观点:
“女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制造出来的。
(当然,所谓“制造”,并不是生物意义上,而是文化意义上)
书名所谓的“第二性”,指的当然就是女性(相对于“第一性”男性而言)。言下之意:女性并不是与男性对等的,而是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
“在现实中,两性关系并不像两种电极,因为男人既代表正极又代表中性,人们通常用‘男人’这个词泛指一般的人,而女人只代表负极。”
——《第二性》
男人天然是“人”,而女人首先是“女人”,其次才是“人”。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生活中,当我们介绍别人的身份时,
如果对方是男性,那我们通常会直接说:
"这是科学家XXX、作家XXX"
但如果对方是女性,那一般就会额外加上一个“女”字:
这是女科学家XXX、女作家XXX
(或再加上一个颜值属性:“美女作家XXX”)
所以,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女人”与男人并不是对等的,只是作为“人”的一个附属而存在。而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这有什么直接后果呢?
“年龄、身材、相貌”等外在因素逐渐成为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
很显然,这些都是男人的视角,是对女性的一种规训。
因为男性作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第一性”,他们自然就会将自己的审美偏好和角色期许投射到整个社会上去。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价值观”这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深刻而长远。
所以,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是女性自己也开始这么认为。
仔细看就可以发现:
年龄、身材,它们指向的其实是同一个核心——
生育能力。
所以,这本质上是一种极端的物化和歧视:
只把女性当作生育工具,而忽略了其作为一个人本身的价值。
这就是“男尊女卑”的根源——
女性在社会上要遭受更多的歧视,但在家却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做好了是理所应当,做不好就会被背后议论,因为社会告诉你:“你就应该是干这个的”。
去年有本风靡亚洲的书叫《82年生的金智英》,主要讲述的就是今天韩国的女性在社会中遭遇到的各种不公正待遇。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金智英成长在一个韩国普通家庭,在她的生活中:饭桌上,要等弟弟吃饱之后才能动筷;学校里被男同学欺负了,老师告诉她“男孩子都会欺负喜欢的女生”;车上被陌生人尾随,被父亲教训“裙子不要穿那么短”······
故事是韩国的,但问题是世界的。
电影《婚姻故事》在《乘风破浪》中,白冰出场时这样介绍自己:
专门说了一句“是一位妈妈”,
我们应该很少听到男明星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会特意强调这一点吧?(除了亲子节目)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就是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一种期待——“你应该是围绕着家庭的贤妻良母”。
刘芸在自我评价时更是骄傲地说到: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不对。
就像伊能静说的:
关键,在于选择的权力——
你的决定真的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还是只是在社会规训下的一种妥协?
换言之:
如果她们没有当母亲,也没有做到“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那她们能否不必为此承受额外的代价和非议?
(参看前段时间的杨丽萍事件)
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
3、
列侬有一首歌叫《Women is the nigger of the world(女人是世界的黑奴) 》,部分歌词如下:
Woman is the nigger of the world
女人是世界的黑奴
Think about it...do something about it
想想这个,并为此做些什么吧
We make her paint her face and dance
我们让她涂画自己的脸,要她跳舞
If she won't be a slave, we say that she don't love us
如果她不愿意做奴隶,我们就说她不爱我们
If she's real, we say she's trying to be a man
如果她很真实,我们就说她想要做一个男人
While putting her down, we pretend that she's above us
明明是在羞辱她,却假装她在我们之上
这首歌写于1972年,但50年后听,依然十分贴切。
虽然“男女平等”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广为承认的理念,但不得不承认,这只是“应然”,是理想状况。
看不见的性别歧视,不可能指望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综艺就能打破。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应该全社会一起努力。
在电影界有个“贝式测试(Bechdel Test)”,它的要求是这样的:
1、电影中必须出现至少2名有名字的女性角色;
2、女角色之间必须有对话;
3、对话主题不能是男性。
如果一部电影能够满足这几点,那就可以说这部电影在“女权问题”上是比较积极的。
可以看到,这几条要求其实就是从最根本的层面上不把女性当作男性的附庸——女人不一定非要围绕着男人和家庭转,她们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平权:
你是天然的人,而不是后天制造出来的“女人”。
你无需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