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之光

老板胜赞的竞品分析,只因做对这三步-竞品分析第二篇

2019-03-20  本文已影响34人  十八子杀

竞品分析,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关于竞品分析,网上已有成千上百篇分享文章。
不过我还是凑个热闹,从自己的理解角度来做一次梳理。高能预警!这是一个系列,会有3-5篇文章。

5b725110b310b.png

上篇讲到,竞品分析中最核心的,是对产品塑造过程的逆向解构。
同时也提出三个步骤:沉浸体验、竞品解剖、战略复现

沉浸体验

很多人应该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讲到:“在深入分析阅读一本书之前,应该先快速阅读一遍,建立对书的基本认知。然后再决定是否值得分析阅读,以及如何去分析。”这是分析阅读的方法,先沉浸阅读一次,建立对书的基本认知,然后在分析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对待竞品也该如此。要分析竞品,就该先沉浸式的体验一下,建立对竞品的基本认知。然后再决定这个竞品是否值得分析,以及如何分析。
那什么是沉浸体验呢?沉浸体验有哪些要注意的点呢?
首先,沉浸体验指的是,将自己作为一个真实的用户去使用竞品的每一个功能。
这种使用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要模拟用户的各种情况,尽量对竞品的每个功能都去使用。
一般有如下几个方法:

竞品解剖

在沉浸体验步骤中,我们力图快速建立对于竞品的初步认识。接着我们就要对竞品进行解剖。
解剖分析的方法步骤如下:

看完前两步(沉浸体验和竞品解剖),相信很多同学已经头大了。会提出疑问:“不就是个竞品分析么?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么?”
我的回答是:非常有必要。

首先,这是一种减少分析竞品数量的方法。
选择合适数量的竞品对象并进行深度分析,远比只求数量的分析更有价值。
通过沉浸体验,你可以高效建立对单个竞品的基本认识,并迅速判断它是否具备继续分析的价值。这种判断可以是随时作出的,你可以沉浸体验一小部分就将其排除。而那些被保留下来,才是你应当花费更多精力去分析的。

其次,不这么做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要知道前序流程的风险,会在后续流程中不断被放大。你对竞品的分析不够细致全面,可能节省了你个人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会让开发团队付出数十倍的时间(相对于你节省的时间),甚至导致整个开发成果的失败。

战略复现

对竞品的解剖式分析,是为了让我们对竞品的分析足够细致、足够深入。但这并不是分析的终点,我们要进一步完成对其产品构建过程的逆向解析。也就是第一篇说过的,倒推出竞品的产品战略。
如果前两个步骤,你都认真执行了,那这一步对你来说不算难事。你只需要把前面步骤的分析结果信息进行整理,竞品的战略就自然显现。

再回顾一下你要倒推出的问题:

到这里,对单个竞品的深度分析就基本完成了。那是不是代表竞品分析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呢?
当然没有!
竞品分析,不是为了分析而分析,而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当我们完成了对竞品的剖析,只是把竞品拆解成结构化的素材。我们要根据确立的目标,有效的利用这些素材,组合出进一步指导工作的结论。
这也是下一篇要讲的内容,如何根据目标来产出分析结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