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尊重的爱,注定是残缺的
弟弟很小的时候,我问他:“长大想干什么啊?”稚嫩的他奶声奶气的说:“我想卖鱼!”我问:“为什么啊?”他说:“因为我喜欢吃鱼!”我笑了,脑海中浮现出他卖鱼的场景,可能会很脏很累,但他的脸上都是笑容~
当然,他长大后并没有卖鱼。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想法的改变,他找到了更加喜欢的事情,也在努力的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然后在有一天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我想起了儿时弟弟说的话,感慨他小时候纯真可爱的同时不禁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他长大了仍旧想要去卖鱼,会得到多少人的支持?卖鱼究竟算不算是梦想?如果是,这个梦想会被多少人尊重?
思索良久,我的答案是,如果他在长大后认真的看着我的眼睛说:“姐,我的梦想是卖鱼,我想卖鱼” 我一定会拍着他的肩膀说:“姐支持你!好好干!以后咱家天天都能吃到鱼了!!”
是的,别人怎么想我不管,我的观点是:梦想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是由心而发,就值得去追求和尊重!
可显然这并不符合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我的性格爱好及年龄决定了我会接触到很多家长并和TA们有所交流,在TA们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里,孩子一定要优秀,要出人头地:小时候学习要优秀,长大了找对象要优秀,毕业了找工作要优秀,如果能买车买房则更加优秀……家长们甚至愿意为了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勒紧自己的裤腰带,牺牲自己的时间甚至工作去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课外辅导班……很少有人真正在乎并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意他们的喜好,愿意蹲下身来像面对上司老板社会名流政府官员一样的去尊重他们。
没有尊重的爱,注定是残缺的。
我有个14岁的表弟,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和老姨姨夫去了俄罗斯,身在异乡,语言不通,孤独感可想而知,表弟每年回国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来都对家乡恋恋不舍,这次因为暑假时间长,能待两个月,开心至极。前两天在一起出去玩的路上,他和妈妈因为一件事情起了争执,起因是他俄罗斯的同学托他打听国内两轮电动助力车的价格,老姨说你怎么这么墨迹你都问几次了我不是说你同学买不起么?他说我问几次你也从没告诉我啊你都不吱声,老姨说都说了你同学买不起你怎么还问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墨迹!!两人声音越来越高,最后我问清了他想查的内容并答应我会帮他查好然后告诉他才结束了这个话题。由于我记性不好,就把这事儿记在了记事本上,转天,我上网查询了价格并立即打电话告诉他,电话那头的他非常开心,连忙找纸笔记下来说好回头告诉同学。
放下电话的我也很开心,不只因为我遵守了对他的承诺,更因为我从这件小事中体会到了爱的另外一种方式。
老姨姨夫很爱我表弟,这点毋庸置疑,他14岁了指甲还是妈妈帮剪,在俄罗斯老姨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各种好吃的,为了让他好好上学老姨姨夫做了很多努力……可是,表弟依旧不是很快乐。去年春节回来的时候,我和他聊天,试着做了一个小的意象对话,他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恐惧,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他说,他自己是个勇士,拿着刀剑向前冲……
爱不仅仅是让孩子衣食无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不是按照你的价值观去规划他的人生,那不是爱而是控制。爱是尊重,是把孩子当成另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是以身作则,是关注孩子微小的情绪需求,是把孩子认为很重要的事当做很重要的事来对待,爱本身,更是一种态度。
希望老姨姨夫能早日明白:没有尊重的爱,注定是残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