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说来好巧,八号一整天遇到的关键词,都是——选择。
早上,007一大早就分享读书会打卡内容,题为“选择”。关心文体娱乐的大概都知道,它就是朗读者某一期中,董小姐的台词。
我发傻问:为啥标作者“佚名”?007这么个智慧小果子,伶牙俐齿的回:哪儿知道是不是董小姐或者其他小编执笔的呐,“佚名”总不会错的。
知产权这概念,虽未达到深入人心,倒也越来越显现威力。
我同意她的选择。
就像有时候避免被封,我也只能选择用一些简化字音拼音啥啥啥的代替表达,反正,自己能懂,日后自己翻看,也知道这天记的内容是啥。
朗读者那一期讨论“选择”,我应该是码了日记的,而且记得那天去修了手机,可惜,怎么也找不到那篇日记了。
当时应该是感慨选择的重要性,耶鲁毕业的人选择回国回村儿,而且分享迟子建的泥泞,看节目时,是有鸡皮疙瘩起来的感觉的。
鸡皮疙瘩起来,一般是在升国旗唱国歌时自然而然升腾出来,后来陆续会在看到足以热血沸腾或是感人肺腑的场景,也会起。
那天,起了。
并且那天是想起“小我”的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选择,都似是几次败笔,感慨了一番。
那天,也选择记了。
可惜,翻不出来了。
那天刷sp,刷到一个女孩子恶狠狠冲着镜头对她妈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3040144/1021a3a18efda2f5.png)
随手转给了室友,因为也害怕,一次选择变成了终身的埋怨。虽然我没有逼迫,当初是沟通协商一致的选择。
还好,室友回复“除了现在的学校,我还有更好的选么?!”
清醒的认识很重要,适时的选择很重要。
不是常常说“不是逼孩子们要多优秀,而是为了让她们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权!”
这话不光光是对学生党,也对一生中各个时期的自己,适用。
晚上,录第十二篇推荐序,小郎聊的主题,是“选择”,他说蔡先生选择用病体挑战不可能,具有无穷的力量。
这样的选择,值得世人敬仰。
关心蔡先生的人都知道,前两天 ,他差点被痰堵住,就起不来了……
一个被许多人心系的精神灯塔,他的选择支撑着许多人,也照亮了许多人。尤其是照亮人类精神世界。
选择的力量,无比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