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身小白到教练,我学了这些知识
“兴趣不要学的专业化”是一个谣言。
兴趣,尤其是经常参与的爱好,占用了生活中大量时间,把兴趣学的专业化和系统化是一件能让长期收益最大化的事。
01
这两年,每个人一定会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用了。如果说金钱焦虑是很多人的痛点,那么时间焦虑则成为当下每个人的痛点。
因为信息泛滥,当一切都可以碎片化后,整块时间的成本变得越来越大。
大家也许舍得花钱,但是越来越吝啬花时间了。
时间越来越宝贵,从成本和收入角度来看,做那些平均投入最小,但长期收益最大的事,反而能节省很多无意义的时间成本。
02
大部分人对兴趣的理解,“兴趣“和“业余”是画等号的。
为什么我们业余时间花大量时间做的事情,还只能停留在业余阶段?
如果长期花费时间还无法系统入门,一个专业人士过来说几句专业词汇,就足够让我们摸不着头脑,这个兴趣是真的非常业余,也说明我们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不够高。
投入了大量时间成本,但收益甚少,因为这个领域水平始终维持在同一个阶段,无法提升,是我们想要的吗?
03
平均投入最小,但长期收益很大的事情有很多。
如果你是一个注意饮食的人,学习一些专业的营养学知识,一日三餐都能利用,每天都因为这些知识而受益,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
如果你是一个爱健身的人,学习一些专业的健身知识,每周三次的健身,都会有帮助,极大提升效率。
谈到健身,我们可以聊一聊啊。我喜欢健身,在健身工作室,私教无法回答的一些健身问题,我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参加培训,通过了美国ACE教练认证,就是将兴趣专业化的实践者,也在实践学到的知识并帮助他人。
04
我的感受是,学习必要的,系统的,专业的健身知识,对爱健身的人来说,绝对是最值得的一项投入,因为长期收益非常大。
怎样学的专业化?不要通过碎片知识,要看书,书的逻辑是系统的,能建立非常清晰的框架。
网络上的知识一方面不系统,另一方面很多不准确无更新。太多碎片知识了,从网上看到的大部分是碎片内容,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将挑挑拣拣的健身知识就传播出去,产生误导。
或许你想了解,我都学了什么样的知识呢?健身体系是什么样的?
知识体系.png比如,这样的知识体系。对于小白来说,可以了解营养学,解剖学和运动筛查评估的内容。
A 营养学告诉我们怎样合理饮食,尤其是对于想减肥的同学,合理控制饮食才是王道啊。营养学帮助我们一日三餐吃的对,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16》,如果不知道吃什么,有个小ti p, 就是一天吃9种食物;
B 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吃进去的燃料如何给身体供能,肌肉是怎么运作的,营养物质怎么代谢的,想减肥的同学注意了: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以最大比例的燃烧脂肪,如果没有长时间,配合着间歇性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运动效率,但要首先看,自己能不能做高强度运动,不然有风险,可参考《运动生理学》;
C 解剖学告诉我们身体主要肌群的功能,以及什么样的动作能刺激到相应部位的肌肉,更好的提高锻炼效率,可参考《运动解剖学图谱》和《解剖列车》;
D 如果是教练,还需要了解运动心理学的内容,比如如何和别人沟通,了解对方现阶段的运动心态,用合适的方法激励他坚持并喜爱运动;
E 运动筛查和评估是在开始健身训练前需要做的工作,了解自己是否存在运动风险,怎样甄别风险活动,以及自己目前的运动水平,才能设置适合的运动强度,不然损伤了都不知道;
F 知道了风险和运动水平,就可以设计方案并通过进阶的方式来运动了,这个时候需要了解自己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时候可以进阶,可以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强度;
G 特殊人群,是针对有运动风险的人,比如有糖尿病,高血压,非常肥胖的人,他们的运动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安排等。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部分人会通过跑步以及简单的自重运动来减肥,那么了解基本的有氧运动知识(比如如何设置合适的运动强度,怎样跑步减肥效率最高,怎样饮食营养减脂);知道简单的自重动作的标准,比如怎样深蹲才是正确的,比如自己评估一下是否有骨盆前倾,在生活中注意体态,就能有很大帮助。
设置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最近在整理这方面的内容,以后分享给大家。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