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说说这个不能吃的“波罗蜜”
作者:梦边花语听见否
多年前,第一次听人说到什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当时听过一耳朵后,就很纳闷,什么经?还有人为波罗蜜写经?

后来才知道,此“波罗蜜”非彼波罗蜜啊。真为当时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经过了前些年的学习,对《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有了一些理解,觉得这几部经真的很殊胜,殊胜到开始读的时候简直让人不知所措。
毫无疑问,当时,我对这个经名中的“波罗蜜”是第一好奇,于是就翻阅各种书籍、上各种网查询、听老师讲课,最后慢慢地明白了,原来这个“波罗蜜”不是那个能吃的水果波罗蜜,两者压根连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原来经名中“波罗蜜”是梵文词 Parami 的音译。
为什么音译呢?
这里讲究也不少,关于这一点,㡽玄奘大师归纳了几种说法,汇总在下边:
1. 秘密,故不译
就是说它是一种神秘的语言,比如咱们常听说的“咒子”、“真言”什么的就属于这一类。具体可能说不清楚它是什么意思,只是借助音声来传递能量和信息。
2. 多义故不译
也就是说原来经文中的这个特殊词有多重含义,在咱们汉语中很难选择其中的一个来翻译,因为那样翻译的话很有可能挂一漏万。
3. 此无故不译
这很好理解,就是原来梵文经中的这个词表达的法义,在咱们中文里找不到对应的词,于是就不翻译了,而通过讲经人来讲解使大家明了它的意思。
4. 顺古故不译
也就是顺从古人的翻译,前人不译,那么今天也就不译了,因为在不断地传承过程中人们已经 熟悉了这个音译的词,所以就继续保持了。
5. 生善故不译
说白了,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这个词能生起恭敬心而采用音译。也就是说如果意译,有可能失去了这种作用。
回过头来看,“波罗蜜”属于哪种情况呢?
由于“波罗蜜”这个词是佛教的一个核心术语,体现着佛陀教法的核心精神,因此,出于对这个词的尊重与恭敬,历代译经祖师们都对其音译而不意译。也就是说属于上述第5种情况“生善故不译”。
那么“波罗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咱们下一期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