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散文文学世界

《曾国藩传》(二)——自省的力量

2019-01-18  本文已影响9人  闲人无稽

        曾国藩在考上进士之后便进京做官,虽同为高中之人,进入翰林院才让曾国藩感受到世界之大,自己之渺小。

        在书中,张宏杰将曾国藩的主要毛病列为四条:

第一,浮躁,坐不住。爱聊天、爱串门、爱开玩笑

第二,为人傲慢,修养不好。

第三,“虚伪”。善于顺人情,说好话。

第四,好色。

这四条,对曾国藩来说,每一条都无法让自己达到“圣人”的标准。他对此也颇有想改之心,因此请教当代大儒唐鉴如何克制这些毛病,从而达到圣人境界。唐鉴还真给了他一条看似容易的明路——写日记。

      写日记多容易,而且按照曾国藩的写法,每日不过百字,甚至聊聊数语。难的不是做一件小事,而是一辈子就做一件小事,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匠心精神”,对于曾国藩,这是一种自我修炼的匠心,恒心。在前期的日记中,不乏看到各种无聊之事,甚至短短“沈明府请吃饭”这样的废话都屡见不鲜。不过,曾国藩再经历几次日记大业的失败之后,还是凭借着自身的那股蛮劲把它坚持下来了,并且领悟到了写日记的真谛。日记就是对自己平常所为的反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话说着可比做着容易太多。

        为了加强对自己的监督,曾国藩还把日记送人批阅,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一则暴露给别人看自己的缺点,二则让别人无形之中给自己压力,若非承受能力够强大,切勿模仿。曾国藩凭借着每日自省的方式,渐渐地改掉了上面的几个陋习,盖棺定论,他也是达到了某种圣人的境界。

        但是,我们还是要讨论一个问题:他的成功全是凭借着这种高度自省,自制的能力吗?先从他的缺点来看,爱好交友,说明性格开放,在清代是一个需要靠各种师生同僚关系来维持权利的社会,如果他只是一个埋头读书,勤于自省的儒生,恐怕只会落得个木头呆子的评语。正是靠着他的那种能和同僚一起去看杀头的兴趣爱好,才能让他在官场如鱼得;也是靠着他爱好聊天,才能够对日后面对洋人能不怯场,不畏缩。尤其是用今天酒香就怕巷子深的观点来看,这一点是大大的优点,而非缺陷。

        第二个,为人傲慢。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叫自信。自信的来源是对自我的肯定,曾国藩虽然在考上进士之前没有读过多少书,尽是一些应试之文,但进入京城之后随着眼界的开阔,他的视野难免会高于一般人,为人傲慢很有可能是不知觉地流露,而非真的刻意为之。至于顺人情,说好话。这在当时的官场更为重要,说话之道就是在不得罪人的前提下把自己想表达的说出去,曾国藩的顺人情怕是与生俱来的性格使然。最后一点,好色,这个只要身体健康,见仁见智了。

        曾国藩自认为的缺点,在不同的角度看来,都是组成他日后成功的基石,他一辈子在和这些陋习做斗争,但也从中获益,就像和自己棋逢对手,双方唯有尽全力,才能趋于胜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