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大众话题想法

呼唤工匠精神

2022-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村夫见闻

《村夫见闻》-141

  由于我做山庄的原因,经常要建设、维修房屋,改造、重新布局院落。

  所以与木工、瓦工、焊工、电工打交道多一些。

  由于长时间与各行业师傅的默契配合,”精工出细活”,“现埸死盯”的我、在当地业界是有名的。

  每次干活,我的每个创意思维,都能很快现时生成的。

  时间长了,我与师傅们都成了朋友。山庄有活,只要吱一声,对方都会前来帮助解决的。

  近几年来,各行业有一定技术、沟通顺畅、人品又好的师傅明显地少啦,所以干点活也就难了不少。

  尽管现在一天300元以上的工价,还是难找师傅。

  如果想做点事,要找一个好师傅是难上加难,有时甚至要提前半个月或更长时间联系才行。

  明显地,社会上技能工种断层现象严重。

“告老还乡”占比较多。

  曾经的50至60后,这批改革开放后技工主力军队员,已经进入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年龄,自然回家退埸养老啦。

  “退出江湖”也有部分。

  市埸经济的大潮,也卷走了部分行业高级技工人才。相对于天天干体力活,改行做点其它事,相对就更轻松的多。所以不少业界有名的师傅转行从事了其它行业啦。

“包工头”更有诱惑。

  即当仍在本行业的从业者,多数却做起了“老板”。游走、玩转于本行业。当起了不出体力、也能增钱,不出工还能增大钱的老板。

  前几天,我在盖一个二十多平方独立餐厅的初期框架搭䢖中,一件件低级错误的发生,令人啼笑皆非、难以接受。

既浪费了材料。

多干了几个工。

结局还是难逆。

  我对焊工要求是:复制一个对面的餐厅。长、宽、高,室内面积照搬下来就行。

目标明确、任务清晰。

  由于焊工的极不负责任、技能差、不打红外线、处处凭感觉等原因,竟然三次大返工,多次小返工。

  最不可理喻的是餐厅房屋高出四十公分,宽度缩水一米,屋檐都是高低不齐,长短不一。

  什么责任,工匠精神,留名意识统统忘在脑后。只要在你哪上工一天,你就得给几百元,别的与我无关,有劳动法规管着你的。

  前几年央视推出的系列《大国工匠》专题片,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哪些为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工匠们,他们职业操守,敬业意识,全身心的付出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更值得全社会各行各业学习攀比。

  我想:还是应该在全社会提倡工匠精神。

呼唤工匠精神。

提倡贡献精神。

  让我们的老祖宗,“鲁班”回到我们社会各个层面。

呼唤更多的”新时代鲁班”扛旗,构筑搭建中华民族秀美大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