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也让我对现在专心——美文推荐-蒋勋《吴哥之美》

2017-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C生活笔记

忙碌工作的间隙,想给自己一个安静喘息的片刻,随便书架上拿下一本没开封的书,最初发现选了讲述吴哥窟的这一本不以为然,但又因为有蒋勋的大名,稍有安心~于是开软件、导图、开会前、午饭后的片刻开始阅读吴哥,继而满心欢喜这里的语言让我在各种熟悉不熟悉的繁忙中得到只有自己的宁静,随之夜里看,堵车看,十几分钟的步行也想看,反复读了第二遍以后,竟然因为结束了它的阅读,有些落寞~这么少见的满意,因为吴哥的惊人、因为元朝的强盛、因为周达观的描述,更因为蒋勋的文字。

去过很多地方旅行,东南亚却一直是个盲点,某个时刻开始,植被茂盛宗教繁盛的那里,总有一种让我不敢靠近,又无比敬畏的顽强生长的强大力量。即使看了最美的吴哥,爱上了曾经的真腊王朝,也许还是不敢踏上那样的土地~于是,更加感动于蒋勋的文字,让我可以在浅显的阅读后,对不可知不敢至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仰望。

回望过去,也让我对现在专心——美文推荐-蒋勋《吴哥之美》 摘取最爱的段落,相信有人会和我一样,因为这些看似简单的句子,感知文字的力量

——还留下多少文明——

“我在昔日华丽丽而今日已成荒烟蔓草的地方漫步徘徊,我也许想知道的是“国家”“帝国”“王朝”如何形成,如何扩张,又如何巩固,如何延续。我更根本的问题可能是:“帝国”的存在,对谁有意义?“国家”对人民的意义是什么?

我当然也在想,我今天居住的城市,我今天居住的岛屿,一千年后,有一个观光客走来,他在遗址废墟里会找到什么?他会对我今日生活的内容有好奇吗?他会景仰我我们今日的生活吗?他当然对我们今日权力和财富的掠夺没有兴趣,他或许会在我们今日留下的建筑里徘徊,凝视一件我们今日的产品,思索我们的文化品质,而那件产品会是什么?

吴哥窟我一去再去,我想在那里寻找什么?我只是想证明曾经优秀过得文明不会消失吗?而我的文明呢?会被以后的人纪念嘛?或者我们只有生存,还没有创造文明?”

回望过去,也让我对现在专心——美文推荐-蒋勋《吴哥之美》

——高棉的微笑——

“在战乱的年代,在饥饿的年代,在血流成河、人比野兽还残酷地彼此屠杀的年代,他一直如此静穆地微笑着。

他微笑,是因为看见了什么?领悟了什么吗?

或者,他微笑,是因为他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想领悟?

美,也许总是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可解的,属于理性、逻辑、科学;不可解的,归属于神秘、宗教。

而美,往往在两者之间,“非有想”、“非无想”。《金刚经》的经文最不易解,但巴扬寺的微笑像一部《金刚经》。

那些笑容,也是寺庙四周乞讨者和残疾者的笑容。

他们是新近战争的受难者,可能在田地工作中误触了战争时到处胡乱埋置的地雷,被炸坏了手脚,五官被毁,缺眼缺鼻,但似乎仍庆幸着自己的幸存,拖着残断的身体努力生活,在毁坏的脸上认真微笑。

我是为寻找美而来的吗?

我静坐在夕阳的光里,在断垣残壁的瓦砾间,凝视那一尊一尊、高高低低、大大小小、面向四面八方、无所不在的微笑的面容。远处是听障者组成的乐班的演奏,乐音飘扬空中。

我走过时,他们向我微笑,有八九个人,席地坐在布道一旁的树荫下,西斜的日光透过树隙映照在他们身上。一个男子用左手敲打扬琴,右手从肩膀处截断了。拉胡琴的较年轻,脸上流着烧过的疤痕,双眼都失明了,一名没有双脚的女子高亢地唱着。

我走过时,他们欢欣雀跃,向我微笑。

我知道,在修行的路上,我还没有像他们一样精进认真,在攀爬向上的高梯间,每次稍有晕眩,他们的笑容便从我心里升起。

他们的笑容,在巴扬寺的高处,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哭过、恨过、愤怒过、痛苦过、嫉妒过、报复过、绝望过、哀伤过~~一张面容上,可以有过多少种不同的表情,如同《罗摩衍那》里诸神的表情。当一切的表情一一成为过去,最后,仿佛从污泥的池沼中升起一朵莲花,那微笑成为城市高处唯一的表情,包容了爱恨,超越了生死,通过漫长岁月,把笑容传递给后世。”

回望过去,也让我对现在专心——美文推荐-蒋勋《吴哥之美》

——何谓伟大的空间——

“从西面走向吴哥寺,所有人都被空间的伟大震撼了。建筑的实体其实还很远,但是一条笔直的石板大道,长度达到475米,宽度有9.5米,如此空无一物的笔直大道,仿佛透视上的两条寻找焦点的线,把参拜者的视线,一直逼引到最远的端景。端景是巍峨耸立的寺塔,象征着君王与神合而为一的须弥山,是宇宙的初始,也是宇宙的终极,是时间的永恒,也是空间的无限。

我在这惊人的引道伫立很久,思考建筑里的“空间”的力量。回忆我所经验的建筑,很少有这样强大的引道空间。只是一条步道,只是石板铺砌的一条笔直引道,用石桩加高,距离地面大约1米多,跨越整个护城河的宽度,使人在每一步的前行中感觉到靠近信仰的漫长过程。

吴哥寺不断用“空间”来塑造建筑的力量,像宋画中的“留白”,像书法上说的“计白以当黑”,像老子强调的“有无相生”。“无”的空间,构成“有”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进了外墙,发现离寺塔中心还很远,又是一条引道,笔直通向第二层内墙,但第二层“空间”已不像外墙之外那样宁静。引道两侧有藏经阁,小小的建筑,使天辽地阔的空间中有了“人”的定位。加上两侧两个近于正方的水池,倒映出远处寺塔的造型。

许多人停在这里,许动人在这里拍照,在真正进入寺庙核心的中央之前,我们被幻影迷惑了。两个水池像两面明亮的镜子,我们停在幻影之前,忘了幻影之后才是真象。

“真象”还在远方,从正面看是三座高高的寺塔,稍微倾斜,可以看到五座。四座小塔护卫着中央一座最高的中心塔,空间的布局,使吴哥寺在真实与虚幻之间。

我们在内墙外围徘徊了很久,我仍在水池边为幻影迷惑,我们有意无意似乎在拒绝认识“真象”,我们有意无意在延后真象的揭发。

如果“迷”是过程,我们似乎离“悟”还远。

吴哥寺被誉为建筑奇迹,建造者如此透彻领悟任性。他并不是在盖房子,他为这个城市留下心灵的空间,是“城中之城”,是肉身里心灵的留白。

我还没有走进“内墙”,我还没有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回廊浮雕,长达800米,叙述着印度的两大史诗,叙述着天堂地狱、战争历史、人世间的爱与恨。

我停在信仰的面前很久。我看着这个门口,我要何时进去?我要如何进去?我会在信仰的中心和你相遇吗?我要静静绕进回廊,在每一个阒暗的角落寻找你。”

回望过去,也让我对现在专心——美文推荐-蒋勋《吴哥之美》

直接参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小C,感慨于曾经的同时,会反思有没有做成一个能让自己追溯的空间,成就一个让人留恋的街道~也许还没有,也许并不远,有人跟我说“她从不回望过去,因为会让自己对现在分心”,但是仍感谢人生有一个瞬间,让我们毫无预兆的回首历史,想象曾经,因为这个回眸,原来你的脚下可能是未来值得回味的文明,于是每一步走得更加专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