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不解剖动物不拍X光片就能摸到看到动物骨骼?

2020-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留白心理

3岁的女儿第一次在《人体-孩子的第一本百科全书》上看到了人体的骷髅,然后对骷髅的兴趣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她眼里骷髅是非常可爱奇妙的东西。

但是我开始用这本书给她科普骨头的时候发现:虽然里面介绍的人体骨骼图片清晰知识点很全面,但是语言都是用成人的思维来描述的,这是肩胛骨、椎骨,那是腕骨、肋骨,骨头是活组织、类似油脂的物质、骨松质,这些生涩抽象的词汇对孩子来说很难理解。

它展示骨头的横断面的时候用的就是类似我们高中生物课本上的那种解剖图,展示婴儿骨骼的时候就是用医学的X光片,可想而知,这样的骨头科普书跟一个3岁孩子的心理距离有多远,看完以后别说能记住多少知识点,能理解上面的内容就不错了。

女儿那段时间每天吵着要看骷髅头,就那一页设计的不尽如人意的人体骨骼已经给她讲了无数遍,我意识到她需要了解除人体之外更多的骨头。《骨头之书:动物骨头的10项世界纪录》这本书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来到了我们家。

本书的文字作者是美国知名图书编辑加布里尔•巴尔干,他的地图集《50个州》及续作《50座城》广受读者的好评。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加布里尔.巴尔干进行了各种研究。首先他发现的是:科学家们对动物骨骼的知识所知尚浅:

从来没有人称过每种鸟类骨骼的重量,也没有人实际测量过驼鹿头顶大角的生长速度比北美驯鹿角的生长速度快多少。
这是因为动物学的研究非常难。比如人们很难对小臭鼩这样体型微小而又敏感胆小的小动物追踪。我们也不可能将蓝鲸这样的庞然大物搬进教室!当我们恰巧遇见一只动物时,我们又很难不进行解剖而了解其内部结构。

所以作者在研究这些动物骨骼的时候,得出的数据是基于相对体型的。作者没有回答我们游隼的骨头是不是所有动物中最轻的。但他告诉我们蜂鸟的绝对体重显然比游隼轻,但游隼的骨骼重量相对于它的体型更轻。这为爱好者进一步探索骨头的世界留下了伏笔。

这本书设计和创作的核心思路注重读者体验感,暗藏小细节精妙连接读者,处处以读者为本,引导读者去深度体验和思考。科普书如果能做到既科学准确严谨,又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就是一本交付感强的读物。那么它在浩如烟海的科普书中就会有一席之地。

可感知的“骨头”之形,边玩边学的骨头科普书

根据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2—7岁可凭借表象进行思维,7--11岁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一直到11岁前儿童的抽象推理能力都非常有限。这就意味着儿童11岁之前都是主要依靠具体的形象来感知世界形成思维的。

在《骨头之书》中,是通过两个方式完成这种形象感知的训练的。第一个是通过看和触摸骨头的形状来建立初步的认知。第二个是通过猜谜游戏,边玩边学加深对骨头的认知。


一、观察、触摸骨头的形状来建立对骨头的初步认知

《骨头之书》的插图作者是英国知名的独立插画家山姆•布鲁斯特,虽然其插画客户遍布全球,其中不乏《纽约时报》和《卫报》,但是本书是他首次参与插图绘制的绘本。

3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很多动物,但是动物骨头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给孩子科普一个全新的事物,对图画的要求必须写实、精确兼具艺术的美感。这个非常考验画功。

山姆•布鲁斯特描绘的骨头分为黑白页的骨头白描和动物彩页。画骨头时以黑色为背景,白色画骨头,黑白对比,突出骨骼框架。每一根一丝骨头都描绘的特别精细,有层次的把骨架整个搭建起来,用阴影的部分体现骨头的不同层次,富有立体感,连最下面的骨头也没有被重叠盖住,有种浮雕的感觉,白色骨头浮于黑色背景之上。

翻过黑白骨头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巨大的置于生活场景中的动物的开页,彩色页的动物上的骨头是和黑白页的骨头是一一对应的,拓印的。

最让人惊喜的细节是动物彩页上,动物的骨头是凸起的可以触摸的,这一巧妙设计在反光的情况下才能看见,是对细心阅读的小读者的奖赏,3岁的女儿第一次发现这个小机关的时候非常兴奋,儿子说这是荧光骨头,之后他们一个人每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都喜欢用小手反复的摩挲骨头的纹路。有了这层体验,骨头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可感知的事物。

通过观察和触摸骨头的纹路、框架,孩子感知到了骨骼的初步形象,知道了骨骼部分在一个动物中具体的位置。

二、通过猜谜游戏,边玩边学加深对骨头的认知

《骨头之书》介绍每一个动物都是以提出问题、提示线索、动物猜谜、知识解析的板块展开,每一页都让你通过巧妙的提示去猜测到底是哪种动物。环环相扣的互动形式激发孩子的探索欲。

我第一次看得时候就就跟儿子玩猜谜游戏。

我问:谁的骨头是世界上最大的呀?

儿子:恐龙!

我:我这里有三条线索哦,第一条我生活在海洋里。

儿子:巨无霸灯笼鱼。

我:第二条线索我的寿命超过100岁。

在我的提示下终于猜中了是蓝鲸。儿子欢呼雀跃,特别开心。

猜了几个以后,他就忍不住跟我交换他出题我来猜。平时上网课都是想法设法调动他的积极性,这次居然是主动参与体验,可见是真的很感兴趣了。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猜谜导入时,语气啊悬念啊要铺陈到位,吊足胃口,这样一来孩子印象就比较深刻,而且如果是好动的孩子第二遍他不会再听这些知识点,我6岁的儿子更喜欢看图片,后来再看时他一遍一遍地翻看那些插图。

对于孩子来说,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他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已然是阅读一本科普书最大的收获。科普不是硬塞给孩子知识点,知识点的积累是在愉悦的体验过程中的额外馈赠。

可理解的“骨头”之神,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基于现实和已有知识,一个新的知识经过理解和内化,又变成了旧的知识。所以想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重点让新的知识易于理解。

《骨头之书》介绍了10种创世界纪录的动物: 谁的骨头最大、最小、最多、最少、最长、最重、最轻、最薄、最尖、长得最快,大到什么的程度、快到什么程度、尖到什么程度……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书中大量运用列数字,做对比的方式,用贴近儿童生活环境中的事物来类比阐述

举个例子感受下:

我的下颌骨,可长达6米呢!这个长度意味着可以将3辆摩托车排成一排,立在我的下颌骨上。我张大嘴后可以让你的100个朋友坐在我的舌头上。

我小到可以在汤勺里洗澡!

我是世界上最长的蛇,我可以长到8米长——相当于39个麦片盒连成一排的长度。如果我想伸直身子打个盹儿,大概需要将5张大号双人床连在一起才够用。

比如如果以浴盆为单位来计算,相当于吃下24000盆像豆豆豆软糖般大小的鱼。

我的肱骨比餐桌还高,而且重达24千克——那几乎是一桶保龄球的重量,也许与你的体重相当。

我的角有2米宽,比一台三角钢琴还要宽!

对于角蛋白、软骨、钙质超于孩子理解能力的概念,书中是这样表述的:

这种角蛋白与你的指甲成分相同。

软骨是一种柔软、富有弹性的组织,摸摸自己的鼻尖吧,那里就有软骨。

钙质—这是西兰花和牛奶等食物中含有的一种矿物质。

书中处处都是这样的表述, 既有精确的数字又有豆豆软糖、保龄球、钢琴这样形象化的表达,用这些来将抽象的重量、长度概念等转化为孩子可以感知想象的物体,便于理解。充分展示了作者读者本位的立场,体现出很强的交付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读来都会觉得平易近人、栩栩如生。

另外建议阅读的时候,先翻到最后一页先熟悉人的骨头,因为作者在描述别的动物时几乎都有拿人类的骨头做对比,用孩子熟悉的知识来理解新的概念。

比如:我的颅骨比你小指上的指甲还要小。

你也有这些骨头呦,不过你的这些骨头如一根眼睫毛那么长,而我则跟这个小圆点差不多大。

如果你的指骨跟我的一样又细又长,那么你的小指就会细得像头发一样,然后向下生长越过你的脚趾!

孩子在听到这些表述时可能一边哇哇惊叹,一边摸摸自己身上这些部位的骨头,在了解人体骨骼的同时也理解了动物的骨头。

阅读这本《骨头之书》的过程中儿子一直问我各种各样的的问题:当我说网纹蟒是世界上最长的蛇,儿子问我那蓝鲸大还是网纹蟒大?讲到网纹蟒和和网纹长劲鹿的时候,儿子说它俩都是网纹,那它两有什么区别啊,它们是不是亲戚?

这都会引发他的思考, 都是非常有趣的问题,能让孩子主动思考比告诉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效果要好得多。 我发现儿子的思维是完全不受限的跳跃的,大人一般不会将最长的东西和最大的东西比较,很多东西成为常识以后我们就不再敏感。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他说了很多很多的话,思维的火花四溅,想象力天马行空。

蒙台梭利说:当孩子基于想象而创造出的东西能够与现实密切联系的时候,他所创造的东西就有了更高的价值。

就这样,一本《骨头之书》在孩子的感知、理解和想象中完成了它的使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