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不一定都有“光”
运营不一定都有“光”
前不久,和几个小伙伴一起为某书店做类似线下知识付费+空间售卖的商业模式的探讨和策划,从和书店老板、小伙伴的沟通、磨合,到市场踩点、问卷调查,再到商业模式的创建,前前后后花了也有小2月的时间,最后这个项目也未能落地,石沉大海,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似乎有很多,但到底有哪些原因始终让我挺费解,今天读到《运营之光》的这个部分,似乎让我对这个项目未能落地的其中一块底层逻辑有了一点儿清晰的认识。
2012年的时候,那时本书的作者在创业做一个O2O的付费课程学习平台,一端服务老师,发现优秀的个人老师到平台上来开课,另一端则服务个人学员,让学员可以到网站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付费报名,然后到线下来上课。到了2012年年底,他们的网站已经积累了几万忠实用户和一批质量不错的老师了,但平台却面临着一个问题:所有课程都是独立的,彼此并无关联,这导致一方面用户的学习不成体系,另一方面,用户初次购买过后的二次购买转化率也不是特别高。(这个和当时某书店遇到的问题很类似,线下组织了很多次还算出名的老师或大咖讲座,却不成体系,用户体验过后再次体验的欲望不高,再加之自身未建立会员机制和自身宣传推广渠道的狭窄导致即便讲座免费也吸引不到足够的人流。)
作者在想:是不是可以牵个头,把平台上口碑比较好,同时讲的课程内容又比较偏重“个人成长和管理”这个方向下的几位老师和他们的课程打包起来,变成一个7堂课左右的系列课程?然后统一面向用户去推广和售卖呢?假如这个事能够成立,那么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用户学习不成体系和二次购买课程转化率不高的问题的——这等于7堂课程,你只让用户做了一次决策,而不是7次了。(当时面对某书店的“痛点”,我们通过市场踩点、前期问卷来了解我们的目标群体感兴趣的领域,并依此为前提设置了课程产品、推广模式和拟定的完成目标)
作者诞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是在12月底,离春节还有40天左右,考虑到7堂课程全部上完至少就需要2-3周,他们希望如果这个项目要推进落地的话,理想的第一堂课开课时间应该是在1月13日左右。也就是说,大概有2周左右的时间来让这个项目落地。并且,他们期望单堂课程的报名人数不能低于30人(不然开课就没意义了,可能成本都不一定Cover得住),7堂课程加在一起的总售价在1000元/人左右。但,他们发现他们面临着如下这样一系列不确定的问题——
要找的7位老师,到了1月中旬之后,是否有时间可以配合我们来开课?
跟这些老师间,该如何合作?比如说,是讲完课后分成,还是直接支付给他们一个固定的课酬?
开课场地、时间该如何确定?
课程如果到时开出来了,却没有这么多人前来报名,该怎么办?
上面这些问题,看起来既复杂又繁乱,最重要的是:他们甚至还彼此交错和互相影响着。
比如说:课程定价、时间、地点等显然是会对于课程报名人数造成影响的,而跟老师间的合作方式又显然可能会影响到课程定价。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进行决策就显得更加困难了——就像前面说到的,假如一个决策错误,你可能会浪费掉N多人的时间和精力。
(而上面讲到的所有问题也是当时摆在我们几个小伙伴面前的问题,而且基于某书店老板本身的过于保守,提供的支持极度有限,加之我们高估了某书店老板的个人IP的影响力和可用的人脉资源,让实际操作的难度更大)
假如是你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处理?
作者提到:
第一,当你在一个具体项目中面临N多不确定因素的时候,其中往往存在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它可能会成为整件事情可以顺畅发生的核心前提。且,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往往就是“一个基于某种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得到用户真实、自发的认可”。
第二,在一个特别不确定的事情或假设面前,运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最低的成本去搭建起来一个真实的用户应用场景,并去验证在这个场景下,用户是否会真的产生你所预期的行为。
为了进一步证明如上两点的重要性,作者提到了Dropbox创始人的经典案例:
2007年,Dropbox的创始人Drew Houston基于自己经常需要把各种不同的文档、文件、照片等存储在不同设备和电脑上,且经常拷来拷去特别复杂和烦乱的痛苦,诞生了一个产品的Idea——是否可以做一个基于网络的文件存储和同步工具呢?
这个工具,可以在线上提供存储空间,并支持从各种设备终端(如手机、电脑等)上传文件并随时进行同步。
在有了这个感觉还不错的Idea之后,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比如——该找谁来帮自己开发?跟对方怎么合作?开发进度和时间是否有保证?这个产品到底哪些功能该有,哪些功能不该有?等等。
但最后,不会开发的Drew没有优先去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当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如上面的理念一所提到的,先瞄准了“一个基于某种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得到用户真实、自发的认可”这个点。
然后,他开始了自己的“最低成本搭建真实应用场景”之路。他知道,对于判定用户是否会自发选择使用这样一款产品,最理想的场景,就是让用户在某个陌生的线上环境中(陌生才显得真实)去接触到这样一款产品的描述,然后再观察这些用户们是否会在看完这个产品描述后真的产生了兴趣,进而产生其他用户行为。
于是,他自己一个人花了几天时间,用几乎为0的成本做了一个视频,并把这个视频丢到了Youtube上面。
这个视频发出之后,迅速得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响,Drew发现,迅速就有几十万人留言问:这个东西在哪里下载?太NB了,劳资一定要用……之类的。
最终,通过视频来到Dropbox网站和留言表示强烈使用意愿的用户,累计有几百万。
这个时候,Drew才开始招聘他的研发团队,且此时,一切变得顺理成章——在招募的时候,如果有人质疑说这个东西我觉得不靠谱啊,Drew就可以把用户的反馈丢出来扔他脸上:对不起,我们已经有近百万的准用户了。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往往存在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它可能是其他所有事情可以得以顺畅发生的前提。
也所以,在我们日常的运营工作中,带着这种“找出最核心的不确定要素”和“先以最小成本搭建起来一个真实应用场景”的思维去工作,很多时候,能帮我们节省下来巨大的成本,无论是沟通方面的成本,还是实际工作中的投入时间、物质等成本。
你拿着一个你的H5小游戏方案去找一个你熟悉的朋友当面问他会不会用,很可能就是无效的——因为在这个场景下,你和他之间的朋友关系很可能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判断和给你的反馈。与其如此,你还不如把你的Demo配上一个真实的转发语扔到几个你不太熟悉的群里,去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点击,这样的结果可能更真实更有效。
你想做一个活动但不确定多少人愿意来参与,那么是否可以先提出一个活动的想法发起一个主题众筹?
你想做一款H5小游戏希望带来传播和品牌曝光,是否可以先不动开发,只是画几张图,或者用墨刀、POP这样的东西先做成一个可交互的东西,然后分享给你的一些朋友看看他们是否会玩,以及玩过后是否愿意分享?你想在某个微博大号上投放广告但不确定效果,是否可以先出一条文案,找几个相对较小的号验证一下转发量?诸如此类。
(作者的这些思路恰恰很好的解释了我们筹备了小2月的项目最终未能落地的其中的一块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彼此双方的信任不足,缺乏动力和支持,方案只停留在方案,过于保守,或许省掉很多“想困难”的步骤,想到的点子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试着去验证,效果好,就“自下而上”反推去解决前面遇到的诸多问题,如果效果欠佳,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再验证,如此反复……这样是不是会有不那么一样的结果呢?嘿嘿……其实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