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看人间:李渔传》——李渔,古代最成功的“自媒体”作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9613618/9d2f4c8317609e3c.jpg)
李渔,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作者,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李渔原名李仙侣,因为对湖上渔翁生活颇为向往,后改名为李渔,号笠翁。当然易名之举,可能与他中年无子也有很大的关系。渔人多子,故自取单字“渔”为名。
青少年时期的李渔,可谓一帆风顺。
李渔的父亲李如松是做药材生意的商人,生活境遇算不上锦衣玉食,却也过得相当惬意。李渔从小就表现出了读书的潜质,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小小年纪便能诗善文。
药商出身的父亲一心指望儿子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李渔自己也有在仕途上大展拳脚的渴望,于是李渔走上了科考之路。天资聪颖的李渔,一举考中秀才,名扬金华,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春风得意只是一时,乡试落榜的打击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开始用冷静的态度体察当下的社会。现实的黑暗,战乱的摧残,生计的压迫,躁动的内心,终于催促着他走向了“卖赋糊口”的文学创作之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9613618/a7ca531c9a5e6063.jpg)
说李渔是古代最成功的“自媒体”作家一点不为过。历数他的创作生涯,便能找到答案。
1.迎合市场,兼顾质量
李渔决心走“卖赋糊口”的生存之路,变卖了本做隐居之所的伊山别业,举家迁至杭州。该创作什么,怎么创作才能更受欢迎,李渔也是经过了一番考察的。初到杭州,他到处走访,得出“近日人情喜得闲书,畏听庄论”的结论,正好李渔自己也是“一玩仙”,于是李渔走上了传奇、小说、稗官野史的文学创作之路。
现在的读者与古代的读者别无二致,都是“畏听庄论”的。现在的自媒体作者倒也与李渔有几分相似,写读者爱看的,写时下流行的。有市场,才有流量。那时的李渔比今天的大多数作者更胜一筹的是,他既注重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又能更好的兼顾作品的质量。
2. 笔耕不辍,善于推广
自李渔走向“卖赋糊口”的道路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不管是安居在家,还是出游在外,他从来没有放下过自己手中的笔。李渔的文思就像一口泉眼,源源不断的输送着甘冽的活水。
李渔的一生不仅著述甚丰,单就他自己创作的作品就有五百多万字,他还特别会推广。他不辞辛劳,各地奔走,结交名流及达官贵人,为作品的畅销提供了诸多便利。不仅如此,自得乔、王二姬,他精心栽培,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戏班,把自己新创作的作品通过自己的家庭戏班的演出更为原汁原味的展现给世人。他们奔走各地,不停地演出,让李渔的作品因此更受欢迎。
更妙的是李渔每有新作问世,若已有另一部作品已在构思,他就会在新作中稍稍提及这部尚在构思中的作品,自己为自己打广告。本来李渔的作品就相当受欢迎,已经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个人品牌,看到广告的读者们自然乐得等待。
做自媒体,要重视更新速度,李渔是有速度的,一本书刚出,另一本书就已经在构思之中了。保证更新的的同时,注重作品的质量,产出好的内容,李渔统统都做到了。
3. 请名家作序、作评
李渔的作品之所以能这么成功的得以流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序言部分,都是邀请当时在文坛上非常有影响的人物写就的。作品的点评之语,也尽出自名人之手。像钱牧斋、吴梅村、杜于皇、丁药园等等,还有很多当时文坛名流,在李渔作品的序言和点评之语中都是非常常见的。
李渔邀请名人写序言,写评语,就像我们现在自媒体作者对平台的重视、对题目的重视是一样的道理。广而言之,李渔给自己的每一本新作都设计了顶好的简历。
4.维护版权
因为其文学创作的独特风格,李渔的作品风靡大江南北,几乎人尽皆知。他的作品涌进各大书肆,被一次次搬上戏台,受欢迎程度可谓空前绝后。有了影响力,就有了被翻版的尴尬。
李渔是要依靠这些作品来谋生的,可想而知,一旦出现盗版,对他的影响将是非常之大的。李渔各地奔走,力图维护自己的版权。一直到现在,我们的盗版问题尚且不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更何况那时的李渔,对这一问题也是束手无策。
不过为了应对盗版问题,李渔也是做了尝试的,他再一次举家迁往南京。跟初到杭州时是一样的,他先对南京的整个市场进行了一番查考。只是这一次,他考察的是书籍刊刻的市场行情。没错,他要开书坊,自己写书,自己刻书出版,自己卖书,最大限度上渐少盗版书籍的出现给自己带来的损失。于是在南京就有了李渔的翼圣堂和后来的芥子园。
![](https://img.haomeiwen.com/i9613618/312c888c702ded3c.jpg)
随着乔姬和王姬的相继去世,李氏家班就此瓦解,李渔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生活也陷入了困顿之中,68岁的李渔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
曾经有这样两份名单: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晓:
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地秀才。
列这样两份名单只是为了宽解考试失利的学生,真正的考场从来都不在学校。
当年的落地秀才李渔,成为现在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用现在的眼光,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品牌,他才称得上是真真正正的“自媒体”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