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细小的瞬间-急雨

2019-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海盐奶泡儿

那天和朋友偶然间聊到一个话题,关于“记忆深刻的细小瞬间”,这把我的回忆带回了我初二那年的寒假。

那是我印象里唯一一次没在北京过年。那年,为了完成我老爸同他爸妈一起过年的心愿,我们一家三口经历了一次春运大潮回到湖南株洲过年。株洲位于湘江沿岸,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城。那里每天的集市上都会卖着最新鲜打捞上的各类鱼虾,以及比北京的青菜大两倍的各类蔬菜。

奶奶家位于市中心一片典型的南方70、80年代盖起来的老楼里。因为南方潮湿,这种楼一般入口处都有一段很高的楼梯以便防水防潮。不似北方厚实的砖墙,这类老楼的墙面在每段楼梯的平台转角都会装饰以砖砌的镂空的花纹,我想是为了更好的透气透风。

但我最记忆犹新的却是这种老楼的阳台。在北京,由于冬季风大、气温低,阳台必须是密封的,且多用来室内晾衣。但南方的阳台却是很有趣的活动场所。同样是晾衣服,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有几根长长的竹竿,从开敞的阳台围墙架出去。人们用晾衣杆挑着将挂在衣架上的衣服一件一件挂到竹竿上,由近及远,最后挂满一串串的竹竿。

我这记忆深刻的细小瞬间便与这样生活气息浓厚的阳台有关。

虽然仍在春节放假期间,但湖南已迎来了早春。与干枯的北方不同的是,阳台外就是郁郁葱葱的树,长得高且茂密。没有大风,也没有下雪,那一年的株洲多的是急雨。我记得自己为了消磨时间带了一本天龙八部去,这部书共分上中下三册,我带的那本应该是中。这书就随手被我扔在那张靠阳台摆放的书桌上,前几天虽没人翻动,但它吸了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封面右侧上下页脚都已经微微翘起,伴着窗外吹来的微风,它们一点一点地并发出“扑楞扑愣”脆脆的声音,就似要被翻开。那时我正拉过一个小竹椅,面对着通向阳台的窗坐下,把右胳膊架在夏天消暑搭的竹床上,打算伸手够到书桌上那本天龙八部就可以在这儿畅快地读一下午。可就在这时屋子里突然间暗了,我抬头向阳台门外望去,外面已经唰唰地下起雨来。

我感觉世界一下就安静了。雨声很大,几乎掩盖了所有的喧嚣,那风带动书页的声音自然也听不到了。暗暗的天光下,那些青翠的树仿佛一块大大的幕布,让我能清楚地看到叠加在其上那些细细的垂直的雨线。有一些雨打在了书桌前的玻璃窗上,一个一个变成了水珠再急急滑落,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在黑暗的环境里,读书已是不可能,雨声在安静的世界被放大,我就坐在阳台门口观雨,就好像拥有了一个人的电影放映室。就是那一个瞬间,我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南方的雨很急,很快雨声渐弱,密集垂直的雨线变成了稀稀落落的水滴,敲打玻璃窗的雨滴变得没有了力气,我逐渐听到了外面人们开始嬉闹的声音。左邻右舍的人们纷纷来到阳台上收衣服,他们隔着阳台和隔壁的老邻居抱怨着闲聊着,就一会儿的功夫,那些竹竿也都变得空落落的了。

我好喜欢这一场急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