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论语:温良恭俭让,是让你成为君子的“五德”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题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7961062b1cf4fd00.png)
温良恭俭让,被视为“五德”。它不是由孔子提出来的,而是由他的学生子贡根据孔子的德行总结出来的。
子禽(据说并不是孔子的学生),他始终对孔子的学说持怀疑态度。于是就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就能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政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实政事也属于国家机密),他是自己求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
一样是得到了,但是方法不同,那对于一个人的人品评价就不同了。自己求来的,那就可能涉及到屈尊,谄媚,甚至偷窃。而别人主动跟他探讨,才是尊重,信任和认同。
子贡并没有去反驳子禽的提问,而是依自己对老师的理解总结出了“温良恭俭让”,是回答,更是对老师的敬重与仰视。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e4ec452dad04fde8.png)
当一个人具备了“温良恭俭让”的品德,会耻于不温,不良,不恭,不俭,不让的。
温和,不只是和颜悦色的脾气,还是底蕴深厚的学养。温而厚,才让人有亲近和放松之感,愿意与之交流。
善良,不只是怀着怜悯之心对下,还是怀着正直之心对上。良而直,对谁都是正义之心,即使无法帮别人解决实际困难,但是别人也会愿意接纳你的善意。
恭敬,不只是表面上的不顶撞,还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敬而畏,让别人能够感觉到你由内而外的尊重,别人就愿意接纳你,接受你的建议。
节俭,不只是衣食住行的节约,还是在各种欲望中的节制。俭而度,才能让你在困境中不放弃,在诱惑中不迷失。
谦让,不只是在拥有时能够与人分享,还是在尚未得到时不与人争名夺利。让而静,才能让人在友好中共享,在竞争中互敬。
如果能将“五德”始终贯穿于人生之中,这样的人定举君子之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4b901f52deed98f3.png)
谁不想成为君子呢,谁不想如孔子一样,走到哪里都愿意与他倾心而谈,或得一道理,或得一倾诉。
但是真正做到“五德”又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时时刻刻按着“五德”标准要求自己,只要我们有靠近的意识,那么便离君子越来越近。
当我们想对人发脾气时,试着等上三秒,你会发现,深呼吸之后就控制住了。
当我们想对一个人好的时候,就有话直说,或许当时ta不接受,但是过后ta会明白我们的真心。
当我们想得到别人的尊敬时,我们先拿出恭敬的态度,对方即使是身处高位,也会对我们报以微笑。
当我们身处利益的诱惑时,我们能做到只拿自己应得的一份,那么就不会担心被人说出真相。
当我们面对谁都想要的东西时,能够置身事外,静观其变,不与人争个头破血流,或许,反倒有了更好的结果。
君子之德,是修身养性的欢喜,德之君子,是世人倾慕的喜欢。愿我们都能努力,靠近它,成为ta。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ddc201e346a1ad00.png)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