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总结
五月初给自己定的目标未能实现。完成阅读的书目是《定西孤儿院》与《人类简史》。《人性的弱点》读了两章,忍不住弃书而逃。虽然是一本常年摆在畅销书架上的书,它的很多观点我却难以苟同。人性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复杂微妙的话题,我不愿意也很难赞同把所有人都用一种标准框住。如卡耐基所述:“所有人都不喜欢听到别人直接的批评,所以...”之类的忠告,让我觉得这种观点即使不是有害,至少也是短视的。我们说“忠言逆耳”,我觉得出于好意的“批评建议”,能够给人以启发激励是最重要的。这些话可能不顺耳,但是它们大有益处,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卡耐基的重点在于教我们如何学习说话的艺术,但是这样一来,他的书在我看来也不是那么有帮助和启发性了。
《定西孤儿院》不在阅读计划中,是我偶然间看到推荐,一口气看完的。这本书篇幅还挺长,但都分成了一个个小故事。主要就是讲三年饥荒期间在定西孤儿院里生活过的孤儿们都有怎样的人生故事。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饭饱,见惯了铺张浪费的人来说,实在难以想象在怎样的环境下,人们需要吃树皮,挖树根,甚至吃人肉呢?
即便是现在,三年饥荒,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些词仍然不是那么被公开热烈讨论的内容。历史上,那三年,并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没有大的洪涝或者干旱或者虫灾,并不是歉收引发的大面积的死人,是决策的失误造成的,死了多少人,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个数据。大家都不记得了,曾经发生过这些,就在几十年前,我们只记得我们的光荣,只记得那些厉害的、骄傲的、伟大的、所向披靡的事情,死人是不该被记得的,应该迅速遗忘的事情。
在书里,好多次提到“人相食”,有一个女人杀了自己两个弱小的孩子,有人刚刚死后被别人剐下肉吃,有母亲为了孩子够资格去孤儿院而自杀的,真的,太多不可思议的残忍可怕的事情,超过了人的想象的余地,真实比想象更加有想象力。
那些渐渐走远的记忆,应当被记住,但愿我们可以有勇气面对我们的过去,好的坏的都面对,不要选择性遗忘,这不公平,不利于真正的进步和发展。最后,希望历史的车轮不会重蹈覆辙。
《人类简史》则是一本科普性质的作品。这是一部有趣但绝不随意的世界史,它关注的不是具体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而是从一个极为宏观的角度讲述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所有我们已知的历史和对历史的种种猜测,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乐意也好无奈也罢,我们总是被历史的双手有力而又无情地推向充满意外的未来。
我们已知的人类历史,有三个重要的跃迁点: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每一次跃迁所需要的准备时间越来越短,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却越来越深远。
认知革命:登上食物链的顶端
最早的人类出现在距今约250万年前的东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人类离开故土开始走向地球的各个角落,并不断地繁衍和进化,形成多个不同的人种,其中的一支就是我们的老祖先“智人”。智人有着明显高出其他动物的脑容量,可以直立行走,会制作和使用工具,甚至可以控制火以驱赶野兽和享用熟食,但这些并不足以让人类登上食物链的顶端。
直到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发生,智人开始用一种独一无二的语言进行沟通,这种语言不仅可以描述客观的现实,更能够描述虚构的现实。虚构绝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类拥有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人类拥有共同想象的能力。即使数量众多的不同个体之间素不相识,但只要有着共同的想象,就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合作。
借助语言优势,智人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迅速调整社会行为,这就跳出了“基因演化”的漫漫长路,从而一跃进入“文化演化”的高速公路,迅速把其他动物远远甩在身后,完成了其他动物至少得花上成百上千万年时间才能做到的事情——登上食物链的顶端。从此,智人所到之处,大量其他物种开始从地球上消失。
农业革命:越多越好?
在人类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的几万年中,作为食物的物种成千上万。这其中的少数几种(如小麦等谷物),逐渐开始显示出相对高产的特性,人类也开始对它们愈发依赖,甚至学会了精细培养。当一小片土地就能养活一大批人口的时候,人类就不再需要到处采集狩猎,于是渐渐定居下来,进而形成永久性的村落。
充足的食物带来了人口的激增,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开始呈现出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然而付出的代价是个体生活质量的下降:食物来源单一,营养不足,容易遭受饥荒;对土地的高度依赖也使得在发生资源争夺时只能你死我活,没有退路。
数量激增但生活质量下降的不只是人类,还有被人类驯化的家畜,它们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人类提供食物(肉、奶、蛋)、原料(皮、毛)和劳动,无论生活得多么悲惨,只要满足了这个意义,那么对人类来说就一点关系也没有。
社会秩序的根基:虚构的故事,共同的想象
人口规模越来越庞大,社会规模也随之升级:从村落到城镇,再到都市,再到国家。维系社会秩序的根本依然是虚构的故事(比如各种宗教,比如各种主义),只不过故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却又更加隐蔽。虚构的故事总是一再被强调是绝对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是自然规律、客观事实,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重复出现。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遵守并维持着现有的秩序,相信着现有的虚构的故事。就算少数人能够从中跳脱出来,也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新秩序的建立需要新的虚构的故事,它必须能够替代旧的虚构的故事,必须能够让绝大多数人去相信去遵守去服从。
金钱就是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虚构的故事。对于最远古的人类来说,生活必需品少之又少,部落内部和部落之间的以物易物已经可以让大家获得所需要的东西。随着经济的扩张和交通的发展,可以用来交换的物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换行为的发生也越来越便利。然而不同物品之间的相对价值也越来越难以判断,因为种类太过繁多。于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钱出现了,所有的物品都用金钱标注其价值。最初的金钱(比如金和银)本身是有实际价值的,但金银固有的物理属性使得它们在用于交换或保存时都非常不方便,这是不适应现代经济体系的。于是金钱演变为纸币,甚至是计算机中的一串数字,金钱的价值转移到我们共同的相信、共同的想象、共同的虚构故事中。
帝国、宗教和商业的建立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管是公民还是信徒,不管是商人还是消费者,统统都是巨大组织中的一员,相信组织的故事,遵守组织的规则,并且也希望其他人去相信和遵守。有的时候这种希望甚至会演变成暴力手段。以历史上的大帝国为例,它们的建立都少不了残酷的战争和掠夺,然而最终不同民族的文化、制度、思想都得以同化,被征服者和征服者都认为彼此同为帝国的一员。
这么一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身好像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因为到处都是虚构的故事。可正是这些虚构的故事才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全稳定和丰衣足食的世界,正如民主和自由本来就是相互矛盾的,人类共同繁荣和个体成长发展也是不能同时变为现实的,矛盾的系统、动态的平衡才能持续下去。
科学革命:不知为不知
和公元1500年时的世界相比,地球上的人口是当时的14倍,生产的价值是240倍,消耗的能量是115倍。人类在过去500年间的历史发展和之前的漫长岁月相比,就像是从步行直接变成了飞行,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现代科学。
是什么让“科学”变成了“现代科学”呢?是人类开始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怀疑那些习以为常却无法解释的事物,开始学会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到结论,并且能够加以运用而为人类造福,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本身是客观的、没有偏向性的,但科学活动却总要受到经济、政治或宗教的影响。能产生经济、政治或宗教效益的科学研究当然就更容易获得金钱等方面的积极支持,以至于科学的目的和方向都并非由科学本身所决定。科学的发展程度还受制于社会价值观和经济体制、政治结构,近代发达国家的诞生,都得益于科学、资本、工业甚至军事的相互结合和支持,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还要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建立科学的体系。没有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从何谈起。
路在何方?
人类的一次次革命一次次改变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形态和价值观被不断重塑。家庭和社群的许多功能被国家社群(民族)和市场社群(消费大众)所取代,每个人都越来越成为一个更大组织的成员。物质的丰富不代表精神不空虚,社交成本的降低不说明不容易感到孤独。要么你知道想要什么,但得不到;要么你得到了想要的,但又不知道想要什么了。
只通过历史是远远不够解释人类和人性的,毕竟,我们连自己都解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