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人物

要这世界不再有"哈桑"式人物

2017-07-19  本文已影响104人  韵颊

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

韵颊原创图片

我知道,没有一个不看过这本书的人不知晓这句话,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为之动容。

这是哈桑对阿米尔的承诺,可惜,说完这句话后,过了那个冬天,是哈桑最后一次在阿米尔面前露出笑容。

阿米尔踏上暌违二十六年的故乡,也没有再见上哈桑最后一面,等到的只是一个被隐瞒多年的谎言,他曾经对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弟弟是多么残忍。

纵览哈桑的一生,出身卑微,作为一名哈扎拉人,他并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不止一次对哈桑的遭遇感到同情,怜悯。

我甚至觉得如果他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我一定要抱一抱他,亲一亲他,要他感到委屈就大声哭出来,不想去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也同样可以在教室里学习,看故事书,因为他太缺爱了。

阿米尔和哈桑喝同样的奶水长大,本应是兄弟情义。但不同的身份标签注定让他们走上不同的路。

他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个屋顶下,他们说出第一个字。

阿米尔说的是“爸爸”。

哈桑说的是“阿米尔”。他的名字。

或许命运捉弄人,在1975年冬天发生的事情—以及随后所有的事情-早已在这些字里埋下根源。

哈桑从来没想过要为自己活一次,连幻想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行动了。

很早起床,准备好阿米尔少爷上学之前需要的所有物品。

他的在阿米尔眼里该死的、毫不动摇的忠心,无所不在,是在藤椅上那些他亲手浆洗和熨烫的衣服上,在那双摆在门外的便鞋里面,在火炉里那些熊熊燃烧的木头上。

在现代人的眼里看来,像哈桑这样的人只知道付出,不知道要索取什么,真的很可悲,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好像一切都是天注定的。

而他们肯定想过反抗,但是大环境是失败的,又能让一个小孩去反抗什么呢?脑子里固有的低人一等的奴隶思想,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的不可思议是可以被理解的。

“阿米尔少爷”,哈桑总是这样叫他,从不奢求和高攀与阿米尔的关系,“忍”这个字在哈桑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亲眼目睹阿塞夫欺负哈桑却没有勇敢站出来的阿米尔想让自己心安一点,哪怕哈桑骂自己,打自己也好,起码他晚上就不会彻夜难眠,可像哈桑这样“真诚的奉献”又怎么会帮助阿米尔实现愿望?

印象最深刻的是阿米尔将哈桑带到家后面山坡上的石榴树下,哈桑本来很开心,想着他们又可以回到从前了,阿米尔会读故事给自己听。

可是没有,阿米尔朝他扔了个石榴,打中他的胸膛,爆裂出红色的果肉。哈桑又惊又痛,放声大哭。

不管阿米尔怎么挑衅,哈桑都没有还手,等他气喘吁吁地停下来的时候,哈桑浑身血红,仿佛被一队士兵射击过那样。

哈桑捡起一个石榴,朝阿米尔走来,将它掰开,在额头上磨碎。“你满意了吧?你觉得好受了吗?”他转过身,朝山下走去。

那些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像一条留在身体上的疤痕,虽已不疼,但未曾消失,也再也回不去了,那些开心快乐天真烂漫的时光。

故事里的哈桑不仅会受到外界的嘲笑,宗教遗传使得哈扎拉人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作为被统治者,成为什叶派的奴隶,更是受到阿米尔内心里的鄙视。

阿米尔自始至终都没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他一直都是在没有小伙伴时才来找哈桑玩,而哈桑就是典型的“你来,我就等你”。

从来不会缺席,不会让他失望。

书中的哈桑有一项很厉害的技能,就是打弹弓,在哈桑手里的弹弓可以致命,我想,这是于哈桑而言为数不多的保护。

毕竟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他这么弱小,除了阿里和拉辛汗,没有那么多的支撑了。

也能从作者的笔触里看到哈桑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

图片来源云朵插画

一个善良的人终不会被辜负,如果不是拉辛汗的那通电话,兴许阿米尔也不会走上这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但这份善良的代价会不会太大,让一位哈扎拉父亲可以不顾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只为守护主人的房子而死。

似曾相识的人物,是《撒哈拉沙漠》里三毛笔下的非洲奴隶,记得自己在图书馆里看哭了,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惹人怜的举动呢?我们不都是人吗?

我们不都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吗?

我们不都是有人性的自私的吗?

凭什么让他们这些人生下来就是所谓的地位卑贱呢?

为什么他们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而要低声下气地为别人服务,被卖来卖去,雇主换了一个又一个呢?

未免太残忍,也太不公平了。

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

我们都是大写的“人”。

没有卑微,是要这世界不再有“哈桑”式人物。

写在后面:这不是一篇读后感,而是自己的一点所思所想,我觉得每个阶段去阅读同一本书的感受肯定会有微妙的变化,所以不喜欢写所谓的读后感。

希望你能喜欢我这样的小思考。

我是韵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