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哲学,加缪,从荒谬走向幸福(46)
加缪(1913~1960)出生于法属北非阿尔及利亚,一岁丧父,母亲当女佣维持家计。
他就读于阿尔及利亚大学哲学系时,开始组织剧团,撰写散文与小说,毕业后担任记者。
1942年在巴黎参加地下抗德运动,他的小说《局外人》受到萨特的大力推荐,认为是探讨荒谬的经典之作。
后来,他陆续出版了各种文学作品,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加缪的作品中有一颗不灭的太阳,就是对人类以及人生的爱,他寻求幸福,也为人类寻求幸福。
加缪年轻时所经历的大都是人生不幸的一面,所以他对“荒谬”有切身体悟。
他的代表作有《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鼠疫》、《反抗者》等。他对于荒谬的剖析十分深入,充分反映现代人的存在感受。
首先,他以荒谬为思考的出发点,他说:“我是在从事方法上的怀疑,试图造成一种犹如白纸一般的无瑕心态,作为建构一些东西的基础。”
他以尼采的诊断来对照自己的心得。尼采说:“上帝死了,我们自由了。”他则说:“上帝死了,我们的责任更重了。”
其次,对生命的热爱离不开对生命的绝望。人在面对“死亡、世界、他人、自我”时,常常觉得难以沟通而滋生荒谬之感。
不过,加缪肯定,人一旦发现了荒谬,就不免想写一本幸福手册,“幸福与荒谬是大地的两个儿子,它们是不可分开的。”
他继续分析说,荒谬是一种对峙与遭遇,人要求理解,但世界却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沉默,荒谬、理性、世界三者合而为一,展现了人类存在的真实处境。
那么,认识到荒谬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呢?
《西西弗的神话》原是希腊神话故事,描写西西弗被宙斯惩罚,推石上山。但是,石头到了山顶就自动滚下山脚,所以这种惩罚是永无止境的,加缪藉此比喻人类徒劳无功的一生。
面对荒谬,他推出三个结论:
1.我的反抗:肯定荒谬,无异于表示反抗现状,人们应该团结以对抗共同的命运,他说:我反抗,所以我存在。
2.我的自由:既然荒谬,我就没有顾忌,可以全力创造幸福。
3.我的热情: 可以放手寻求人类大爱。他说:一个没有爱的世界,就是一个死了的世界。幸福不是一切,人还有责任。
加缪提出一套反抗哲学,他在《反抗者》一书中谈到两种反抗:
1.形而上的反抗,人能否在反抗中活下去,人能否什么都不信而活下去?哪里是我的家乡?人怎能没有法律而生活自由?
2.历史性的反抗,形而上的反抗推翻了上帝,然而人的权利欲失去了约束,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明证。
在加缪的规划中,他要由荒谬走向反抗,再由反抗走向自由,然而遗憾的是,他于1960年因车祸而身亡,未及完成理想。
即便如此,他在书中已经归纳出一些重要观点。他肯定生命是美好的,人在寻求新的信仰并探寻生命的意义。
他认为人类合一是可能的,所以要乐观地奋斗。
他说:“在这些黑暗的尽头,必有一丝光明出现,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迹象,只待我们继续奋斗以促成其实现。在废墟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准备迎接虚无主义彼岸的新生。”
加缪曾经撰文批判存在主义,而他自己却被列为此派学者,这也许是一种无奈的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