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研习会

对外逐利,不如对内建设——查理芒格的成长哲学

2017-07-30  本文已影响204人  凯哥大数据

这篇文章是在2017年5月21日,一个读书分享会上的讲稿,因为同时还在忙着毕业设计,没有及时修缮发表,此后一拖再拖,直至7月底,在实验室重新整理印象笔记时找到,发表于此以作回忆,同时激励自己未来更坚定地在自我成长道路上走下去,刘凯,2017年7月30日于上海。

穷查理宝典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书叫《穷查理宝典》。

先讲讲我们这一代人读书的困惑

中国文明的灵魂,其实就是士大夫文明,这种价值观就是两句话:提高自我修养,然后实现自我超越。用《大学》里的一句话表述,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士大夫文明的载体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帮助儒家追求者塑造人格,提供他们发挥才能的平台,使得他们能通过科举考试进朝廷当官,乃至爬上社会上层阶级,从而学有所用,实现自我价值。

可是当旧朝政府灭亡,科举、制度结束后,士大夫精神就失去了具体的现实依托,尤其是到了今天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具有士大夫情怀的读书人,对自身价值和社会理想,往往更加困惑,可是在一个传统不再的商业社会,士大夫精神还能适用吗?

从工业革命开始,影响人类生活最重要的力量,就已经从政府,逐渐变为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也如同科举考试制度一般,为当代优秀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古老的儒家文化对于个人的道德追求,社会责任感,对人类命运的终级关怀,随着千年的沉淀,也愈加厚重。

明朝晚期,就有商人提出“商才士魂”来彰显理想,但是,金钱极考验人性,也没什么人愿意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但查理芒格可以说是“商才士魂”的最好典范。在商业上,他是股神巴菲特背后的男人,这对黄金搭档,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记录:在过去的近50年,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从一开始的,每股7美元,涨到了今天的接近25万美元,这也是世界上最贵的一只股票,只要一股,就能在这儿买套房了。

但是,你在读这本书,了解这个人的时候,就会发现查理芒格的本质是个道德哲学家,资深学者。

他的学习生涯很独特,在密歇根大学学习数学专业和物理学,在墨西哥大学研究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后来又去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热力学和气象学,并被分配到阿拉斯加的永久军事基地服役,最后在哈佛法学院学习法律并取得了律师业的巨大成功。他的职业生涯更加独特,在创办新的律师事务所的最辉煌时期,他同时也在仔细策划退出该行业的方案进入投资界,查理芒格早年就在巴菲特父子开的高档杂货店工作过,随后在一次晚宴上,29岁的巴菲特,35岁的芒格,惺惺相惜,相谈甚欢,开始了伟大的合作,滚起了一颗影响深远的雪球。

查理芒格一生极其低调,刻意避开镁光灯,选择了相对默默无闻的生活。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查理芒格对资深要求非常严格,像孔子一样,他的价值系统式由内而外的,倡导通过自身的修行达到圣人的境界,从而帮助他人。

查理芒格的成功,主要靠投资,而投资的成功,则完全靠他的自我修养,和学习,这与我们当今看到的,权钱交易,潜规则,商业欺诈,造假等等,毫无关系。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在商业社会中的,巨大成功。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用来描述查理芒格,也很妥帖: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今天我们谈这本书,其实就是在谈查理芒格的智慧,能量越大,责任越大,在拥有了顶级的智慧之后,你还需要把这些顶级智慧,用在正确的地方。

长久以来,《穷查理宝典》都被低估和误解了,因为他看起来很像成功学,或者叫心灵鸡汤,比如查理芒格最有名的的一句话:“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他”。

乍一听,这就是标准的心灵鸡汤,讲了一个道理,听起来挺有趣的样子,但是也没什么用。关于心灵鸡汤,有一个很好的定义:就是热腾腾端上来一碗好汤,但是没给勺子。言下之意,就是道理是好道理,但是没有给实现的办法。

我们知道,能改变你的认知和行动的,才叫知识,否则,那就是看起来好像有用的信息,对我们成长的意义不大。知识的三要素,就是实例,原理,和操作建议,如果结合查理芒格的人生, 我们可以把后两点落地,那也就破了,这句看似是心灵鸡汤的名言的局。

先来说原理:

人类社会的繁荣主要是来自于分工和合作。社会如此,个人也一样,你的成就,核心原因不是你自己多牛,而是你构建了一个能让你牛起来的合作网络,那就是说,一个人成功的本质,是他身边的人,都希望他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主动追求对外合作,你去攀关系,混人脉,它就是这种方法。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向内追求自身建设,只关注自己价值的成长,因为我有价值,配得上你的合作,我虽然不主动找合作,但是潜在的合作者会主动找过来。

理解这一层,就能看到芒格和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的深意了。价值投资不是表面看起来的,买一只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坐等升值。价值投资是让你放弃一切投机的想法,只按照股票的基本价值面看它的未来。一只股票价格的变动,短期内的各种要素无法预测和掌握,但最核心,最靠谱的因素,就是这只股票到底能不能配得上这个价格。

最后再来说,对于我们普通的人生的操作建议,就是一句话,找机会,不如修炼自己

后半句,是打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但很多人的失败,其实是忽略了前半句,拒绝那些看似是机会的杂七杂八的诱惑。对外逐利,不如对内建设。当你向外追求时,世界太复杂,不可控因素太多,你根本把握不住,但是对内建设,提升你个人的价值,提升你被爱的价值,提升自己和追求的东西之间的匹配度,才是更好更靠谱的方法。

而查理芒格自身建设的智慧核心,就是跨学科攻击


1.什么叫跨学科攻击

传统的“专业主义”只用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来解决该领域的问题,认为必须在某个领域进行深入地钻研,获得高度的专业认同,才能把问题解决好。

比如传统专业主义的观点是,作为一名律师,你就应该心无旁骛,钻研自己细分领域内的法律条款。但是查理芒格在自己开律师事务所时,他就开始投资股市,并且获得了某个客户几家电器企业的股权,这项投资是一种双赢,查理芒格额外获得了宝贵的经商知识,他的客户,也享受到了一位,同时精通法律和商业的,律师智慧。

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限之内,他们通常都会跨越界线,所以作为解决问题的你,也应该懂得跨界。如果你头脑里只有一种思维模型,你就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扭曲现实,直到完全符合你的思维模型。

有个笑话:如果你中了一箭,找到外科医生,他真的只懂外科,一把剪刀,加简单的包扎,手术就成功了。这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思考方式,也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处世方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我们也不例外,每时每刻都在做类似的蠢事,那是因为我们没法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这一切。很多平庸的人生,就是站在一个盒子里面,你永远也不知道盒子外面的世界,这是一种认知的局限,就如同一个农民,他想象中的帝王生活,就是拿着一把金子做的锄头在种地。

所以,你要尽可能懂的更多,多实行拿来主义,只要是能解决问题的任何方法和规律,都可以拿来使用,不一定局限在某一个专业领域。

比如,经济学里有个价格需求曲线,简单说就是商品价格越高,买的人就越少,需求也就越低。

查理芒格在很多名校演讲时,就问大家:对于一个产品,如何在提高价格的同时,还能增加需求?

那些商学院高材生的回答,都不能让查理芒格满意,他认为这是一个现实中的复杂系统,他想要的回答,是来自其他学科的一些重要规律。

我也想到了身边的一个例子,对手机稍微懂点的人好像一般都不屑于谈OPPO,vivo,因为他们高价低配啊,那么死命投放广告,这羊毛,还不得出在羊身上。

但是,OPPO,vivo这两年出货量却雄踞前三,力压苹果三星,华为有时候都得靠边站,这很不合理啊,而且也不符合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

但这就是事实,这两家手机在营销时,充分利用了激励机制,他们把提高的那一部分价格呢,分给了销售人员,销售人员能拿到高额提成,就会更卖力的推销,实现销量增加;

又比如他们充分利用心理学中的,简单联想倾向,大家看到OPPOvivo实体店遍地开花,不停搞促销活动,就会觉得这手机售后有保障,很热销;

他们把自家的高价手机,和同类竞争产品摆在一起出售,人们总倾向于认为价格更高的手机,质量也更好,同时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手里也拿着这部手机,又会简单联想,自己购买之后的快乐和幸福,就更愿意掏钱买单了。

这些可能都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但OPPOvivo的确做到了价格高,需求还高,闷声发大财。

在提到商业分析和评估时,查理芒格经常说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过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有个形象的比喻,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所有的问题,都好解决,那就是一锤子乎下去。

其实不仅是商业需要分析评估,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决策,而决策背后的关键因素,就是你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模型,我们通常感慨人与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说的就是认知和思维。

为了对一个问题发起跨学科的攻击,你可能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以及公式。当几个模型联合起来,往往能得到特别大的能量,就像物理学里面的临界质量,当你达到一定程度的质量,你就能引发核爆炸——而如果,你没有达到那种质量,你将什么也得不到。

查理芒格发明了一个词,把这种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并极大程度上放大彼此的效应,叫lollapalooza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好上加好效应。

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综合运用所有与之相关的,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最终产生lollapalooza效应,这就是查理芒格说的跨学科攻击。


2.怎样获得这种跨学科攻击的能力

a.从错误中寻找规律

人的成功可能有很多因素,比如时机、运气等,在成功里面你可能找不准有价值的因素,可是人的失败往往是因为违反了或者忽略了某种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

你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也会考研吧,就举个自己考研的例子作为说明,我在考研的时候就犯了个严重的错误,当时没意识到,事后想来觉得挺可怕的,因为天天都在重复错误。

那就是没搞懂反思和总结的区别。

我在《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里知道了一个人叫柳比歇夫,这人从26岁开始天天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学习方法,一坚持就是56年,直到去世。他一声发布了70多部学术著作,内容涉及生物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等。我想,师从这样一位奇才,不说年少得志,最坏也不过大器晚成吧。

这是我当时的时间记录,最详细的时候,会记录自己和某人的谈话,时间和内容,然后总结一下第二天应该改善的地方,但是时间一长就记不住,所以又买了扫描仪扫成PDF存在iPad里,希望反复回顾,正视自己的过去。

时间记录没毛病,但是我以为总结就是反思,一直在总结,从来没反思过。

比如说,我在暑假之后做了一个决策,取消了晚上的跑步活动。

当时决策的直接依据就是,跑步需要回宿舍换鞋子和衣服,跑完一定要洗澡,我的考研教室在食堂四楼,宿舍在六楼,一来一去,总是要花一个多小时,而且回到考研教室感觉非常累。后来在总结自己精神状态时,想到了这一点,也怀疑这个决策的正确性,但看到自己之前的总结,也觉得没毛病。

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当初的假设就是: 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如果身体感到累了,那么就真的是累了,累了就没效率,需要休息。

现在想来,当初的假设完全站不住脚,我忽视了长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效率;身体累了,只是一个自我保护机制的信号,跑过1000米的都知道,撑过这个高原反应期,肌肉又会重新获得力量,身体的累,是因为供能不足,而且,大脑也不需要和身体同时休息,大脑的累,第一种是厌倦情绪,第二种是脑脊液未得到清理,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劳累机制。

可我当时,就在这个错误的假设上,不断的总结,持续的犯错。

b.从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中找规律

查理提到的重要学科分为两种:硬科学和软科学

硬科学有四门: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他们有非常严谨的实证和推理。

软科学比较多一些,例如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硬科学是每个人都必须熟练掌握的,不管你喜不喜欢,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并且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使用这四门学科最重要的内容。

软科学理论的严谨可靠性没那么强,但是只要掌握了这种学科的重要规律的局限性和边界,一样可以去使用。

3.如何有效的练习使用这种能力

a.不断模拟加刻意练习

早期飞行员在练习时有个困境,当他技能不足时就不能开飞机,但他要是不开飞机,就无法提高技能,怎么办呢?

方法就是模拟,飞行员可以通过飞行模拟器来确保自己的技能不断得到训练,我们也应该借鉴这种方法来演练,例如你可以模拟开一个小餐馆,通过分析别人的案例来进行模拟实战,看自己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别人有多少差距,不断训练自己的思考方式。

b.以教为学

教是最好的学,把教别人,跟别人讲故事当成是自己学习的过程。为了让自己能够配得上教别人一件具体的事情,就必须做大量的准备,你会听到不同领域的声音,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从而去突破克服它。同时,你也会对自己教的东西感到深深的认同,最终成为你人生信念的一部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