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笔记15
离娄下(1)
一、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孟子说:舜在诸冯出生,后来搬到负夏,最后死在鸣条,这都是东夷的地方,所以舜是东夷人。文王在岐周出生,最后死在毕郢,都是西夷的城邑,所以文王是西夷人。
从地理上看,它们相去千里,从时间上看,它们相去千年,但都因为他们的仁政而成了王天下的王者,他们的事迹也惊人的相似。所以说:不同年代的圣人,他们的治国理念是相同的。
二、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子产做郑国执政的时候,在溱河、洧河边,用自己的车马去帮助百姓过河。孟子对此评价说:这种做法虽然对民众是个恩惠,但不是个为政的好办法。如果从春天开始建,到十一月可以建成一座步行小桥,或者十二月可以建成车马行走的大桥,百姓就彻底不用担心过河问题。
如果执政者真能让天下成为太平盛世,就算出行时鸣锣开道也不为过。怎么能像子产这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帮助呢?如果靠一对一的帮助,那么执政者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用的。
三、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君主把大臣当作自己的手足,这个大臣就会把君主看成自己的身心那样重要。如果君主把大臣当作犬马,这个大臣就会把君主当作某个普通国民。如果君主把大臣看作土芥,这个大臣就会把君主看做仇人强盗。
第一种是指君臣感情很好,第二种是公事公办,不讲感情,第三者是相互把对方当仇人。
齐宣王问:按照礼法,可以为原来那个国家的君主服丧,怎样的关系臣可以为原来那个国家的君主服丧呢?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孟子回答:君主接受劝谏听取筹划,以仁政真切地利益百姓。君臣出现分歧,臣子决定要去往他国时,君主会派出特使护送出境,并且先去这个国家为臣子说好话。离国三年后决定不再回来,这才收回分封给他的土地。这就是“三有礼”,君主做到这样的,臣子可以为他服丧。
“三有礼”下君臣,多么像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士们做人臣子的,是没有半点奴性的。这一点宋朝的士大夫们做的最好。
现在的君主,对臣子的劝谏不愿落实,建言也不愿听取,丝毫不愿利益百姓。如果意见不合臣子去往他国,君主会想方设法抓他回来,或者抓捕他的族人,而且用尽一切办法在你新的国家里与你为难。在你离开的时候,马上就会没收田产。这样的君臣关系其实就是仇人的关系,哪有为仇人服丧的?
四、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孟子说:如果国君滥杀无罪的士人,卿大夫可以考虑离开了。如果国君滥杀无罪的百姓,那么士人们可以考虑去往其他地方了。
五、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孟子说:君主处于最有影响力的位置,如果能以身作则施行仁义,那么整个国家都会仿效而讲求仁义。
六、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说:看似符合礼,其实不合礼,看似符合义,其实不合义,君子是不会去做的。
君子不追求礼义的形式,而是礼义的内涵。
七、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孟子说:贤明的人养育不贤明的人,有才的人养育没有才的人,所以人们都高兴能有贤明的父兄。如果贤明的人抛弃不贤明的人,有才的人抛弃没有才的人,那么贤明与不贤明的人,就会渐行渐远。
八、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说:一个人要懂得放弃,有所不为,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九、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孟子说:如果处处去揭别人的短,批评别人的不善,那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
十、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孟子说:孔子不会做极端的事情。
十一、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说:伟大的人,并不追求每句话都被广泛接受,并不追求每个行动一定能够成功,他们关注的是言行是否符合道义。
八到十一这四章的意思是相似的。不做极端的事,也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也是惟义所在,也是避免无意义的后患无穷。
十二、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说:所谓伟大的人,正是那些没有丢失纯真本善之良心的人
十三、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说:父母在世时侍奉,是由一天天的一个个小事组成,比如晨昏定省。但去世后的葬礼却是一件大事,必须非常慎重,以确保符合礼制。
十四、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说:君子追求对一个问题的深刻理解。他们认真探求理解问题的本源,仿佛这个理解不是学来的,而是心中本来就有的。本来已有自然就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就可以达到深刻,达到深刻就可以自由发挥。所以君子追求发自内心的深刻。
十五、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说:通过广泛学习,可以对一件事充分理解,进而可以对它做全面解释。达到这样的境界后,才可以提纲挈领地准确概述。
能把一个理论,用浅显简单的语句解释清楚,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大家。
十六、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说:那些喜欢去征服人的人,其实他们谁也征服不了。而那些尽心奉养人的人,才会得到天下人的心悦诚服。得不到天下人诚信顺服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王者的。
十七、
孟子曰:“言无实,不详。不详之实,蔽贤者当之。”
孟子说:空洞虚假的言谈,会带来恶果。蔽贤者就是在制造这样的恶果。
十八、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茍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徐子问:孔子经常会对水有所感慨,水有什么寓意吗?孟子回答:水从它的源头出来,无止无尽、不分昼夜地流淌,前进的途中它们要填满一个个沟坎,永远向前直到大海。
任何有源头的东西都是这样,这就是孔子寓意于水的原因。如果没有源头,如同夏天的时候,一阵大雨下来,沟沟渠渠的都是水,可是一旦雨过天晴,马上就会干涸。盛名超过了事实,君子是引以为耻的。
这个比喻有趣:名不副实的名,就如同没有源头的水,在阳光下很容易蒸发掉。
十九、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说:人与野兽的区别并不是太多,普通人不太在意,而君子则注意保持这种区别。舜既了解事物的规律,也清楚人伦的秩序,明白仁义存于内心,只不过是任由仁义得以畅行,比不是在推行一个叫仁义的东西。
性善论的伟大之处在于:不管多么了不得的理论,都要通过本善的良心这一关。
二十、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孟子说:禹不喜欢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建言。汤执守中庸,但任用贤者,却没有太多条条框框。周文王对待臣民,如同对待受伤的弱者,仁政已经做得很好,但却如同全然没有王道。周武王不怠慢身边的人,也不遗忘远处的人。
而周公旦则综合三代圣王的思想,实践着四位圣人的事迹,觉得自己做的有不符合的,则会认真思索解决方案,直到深夜,如果找到了解决方案,又会兴奋地等到天亮。
二十一、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孟子说:圣王们的事迹慢慢地消失,就再也没有诗了,没有了新的诗,孔子决定制作《春秋》。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它们和鲁国的《春秋》是一样的东西。都是记载齐桓公、晋文公时代的历史。孔子说:《春秋》所要表达的义,那是我自己的意思。
不管《诗经》里的诗词原意如何,在孔子这里,或者说作为经书,他说的都是教化。
二十二、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孟子说:君子对一个时代的影响,往往会延续五代人,小人的坏影响也是这样。我没有生在孔子那个时代,没能成为他的学生,我只是私下里学到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孟子:前372年 ― 前2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