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方法
心理治疗的实际过程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主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流派。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心理冲突。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发掘压抑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使之成为意识的东西,并加以分析,让病人获得领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你一定非常好奇,潜意识里的东西到意识层面来就能有疗效了吗?其实我们人类的很多苦恼都来源于不了解。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是让我们感到恐惧,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的原因。许多恐怖电影的前半部分就会营造观众不了解的东西,最后进行解密,然后你就会恍然大悟,恐惧感消失。这种揭秘就类似于精神分析产生疗效的过程。精神分析师就相当于导演,把你之前记忆里面的线索串联起来,让你明白你现在的行为都是有形成过程的。了解了自己的行为原因,就会“原谅”自己,不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非常可耻和需要矫正的。学会正确看待自己之后,症状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不知道原因之前终日惴惴不安,知道原因之后就会平淡度日了。我们特别害怕的东西并不在眼前,恐惧焦虑来自意识深层储存的东西。精神分析治疗是对因的治疗,需要的时间较长,对咨访关系的要求也较高,但是一旦产生效果,是不容易反弹的。
行为疗法:该学派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如果你现在有不良的适应不良行为,这是因为你早年的不恰当的学习和被强化形成的。现在要给你治疗,就需要再给你建立一套新的程序,给你一个新的强化因素,重新训练,让你建立起新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健康的,就达到治疗效果了。
行为训练是以行为疗法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们给来访者解释完行为形成原因之后可以针对来访者的消极行为进行一定的积极训练。有的人行为退缩不敢与人交谈,咨询师就创设情境,扮演陌生人、老师、蛮横的人等等,进行社会互动,互动后对其进行积极评价,共同提出改进方案,逐渐让来访者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性,相信每个人都有巨大潜能,来访者最终能够发现自己的力量从而自己解决问题。人有心理障碍的时候,实际上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还有能力还有潜在力量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状态就使得自己沉溺于烦恼之中。如果咨询师想要帮助来访者摆脱沉溺于自我的糟糕状态,咨询师就需要营造一个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用真诚和共情的态度来面对来访者,给他充分的尊重,让他发现他自己本来就是有力量解决自己的能力。
来访者为什么自己发现不了身上的力量呢,这可能源于他从小缺乏被尊重和被无条件积极关注。比如一个小孩子被要求做一个好孩子,要听妈妈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这样才是好孩子。长此以往,他逐渐养成了凡事都要听从外界意见的思维方式,不知变通,长期忽略自身的力量,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掉这部分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别人能给他提供的建议越来越少,没人指导他,他就不知道怎么做,而且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真正站在他的角度帮他思考,大多数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并且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在社会关系里,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别人想让你做什么,人家就说什么,然后你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了,结果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舒服了,就你不舒服。你不舒服了还去找别人问应该怎么办,别人告诉你的还是有利于别人的事,结果你做的越多,离真我反而越来越远,你离真我越远越觉得烦恼和恐惧,反而忽略了自己的潜能。发自内心的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寻找自己的潜能和力量,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步骤。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和因此形成的错误观念。导致不良认知的常见形式有:(1)任意推断:你不陪我逛街就是不爱我了;(2)选择概括:不了解全面,以偏概全,典型例子比如地域黑;(3)过度引申:过度泛化,任意扩大事件的外延;(4)过度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物的意义做歪曲评价;(5)全或无思维:把生活看成非此即彼的单色世界,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没有中间状态。有的人认为有爹可拼就是幸福,没爹可拼就非常不幸。
不成熟的人往往有这些不成熟的认知方式。很多时候不是世界充满了烦恼,而是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也就是错误的认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烦恼。如果你认为只要不和别人打招呼就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有一天你的朋友从你身旁经过,他正在打电话没看见你,你就认为他不尊重你,由此你得出来“这世上果然是没有真心朋友”的结论。跳出这个思维方式,我们来看这件事情的本身,是不是自寻烦恼呢?合理情绪疗法就是纠正不合理认知的心理治疗方法,来访者在讲述事件时会暴露出很多不合理认知,咨询师带着来访者重新看待这些观念,从而让来访者拥有判断信念合理与否的能力,从而将合理认知应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