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Q: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吗?
A: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改变。
①学习不仅指学习后所表现的结果,还包括行为变化的过程。(学骑自行车不仅包括“会骑自行车”这个行为结果,还包括“从不会骑自行车到会骑自行车”这个行为变化的过程)
②这里所说的“行为”既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也包括不能直接观察的内潜行为。
③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这里所说的经验是个体在后天活动中获得的,那些由遗传、成熟、或机体损伤等引起的行为变化,不能称之为学习。
所以行为的改变并不都是学习的结果。
Q:学习都会引起好的行为变化吗?
A: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适应、疲劳、药物等也能引起行为变化(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能使成绩提高,但这样的行为变化是比较短暂的,不能称为学习)
这里所说的行为变化,既包括由坏向好的变化,也包括由好向坏的变化,养成好习惯和养成坏习惯,同样都是学习。
Q: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吗?
A: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关,但是智力对学业成就并不具有决定作用,一个人的成就与其少年时期智力水平的高低并无很大关系;最有成就的人并非家长和教师认为的最聪明的人。罗森塔尔通过实验提出的“教师期望效应”也证实了智力对学习成绩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
Q:焦虑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A:焦虑作为一种学习中常见的情绪对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焦虑在学生学习中主要指学生担心不能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和担忧的感觉。
焦虑程度影响着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大量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焦虑程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焦虑程度过高会导致学生神经过度紧张、生理节律紊乱、失眠,甚至产生恐惧等不良反应,从而给学习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并不是焦虑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