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

对于文字,还好我没放弃

2019-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路易十六君

        自幼喜爱读书,家长的筛选供给书籍帮我入了门。稍微大一点,想读越来越多的书,不懂辨别又生怕误入歧途,小小的我于是只读那些标记了名家名著的书,自我形成了教科书般正统的读书派别。

        小时候,读的大多是集市上书摊的盗版书,那是农村目之所及最先进的地方,虽然有时漏印会让故事情节戛然而止,就像把武打演员招式没使完,就被挂在了那里一样,挠挠头略表遗憾,下一本书,我还是看的津津有味。

      五天赶一个大集,母亲无须找我,届时我一定蹲在书摊前,搜索戴小眼镜的老板又进了哪些新书,直到初中上完,那里的书都是够读的,就是那么一辆蓝色小川野车,一趟又一趟拉着我和邻居姐姐的希望,如果赶上下雨,明知老板怕淋湿了书,不会来赶集,我也是要背着母亲来集市溜达一圈的。一个又一个的晌午过去,那时候的太阳好像都不大。不知不觉中,书摊老板娘从怀孕到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再到第二个孩子的出生,那些褶皱、模糊、缺页的书籍,在一次次搞价中一本本的收入怀中。到我上高中,过上了寄宿生活,高三之前每个月的回家周我都会买一本书回家,既是充实军火库又是送给母亲阅读。

        我只是记得,我的作文一直很好,即便是在套路严谨的阅卷要求下,也从不担心语文成绩。高中时候,我们一位德高望重的语文老师,喊我去他的办公室,只见他眼眶红红的,一字一句非常认真的和我说“我读了你交的作文,写的非常好,我希望你好好坚持,我也非常感谢你。”那是一篇回忆儿时路边一个无脚老人遭遇的现实作文。那时的我,以为老师的这个坚持指的是每月八篇,直到高考结束类似的坚持,还不理解他对我的期望。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相信大多数孩子都是最后自愿或不自愿的听信了权威,我也一样,汉语言文字的志愿最终败给了家长的“好就业”。步履匆匆,来到了又一个十字路口,我曾想过跨专业考研,又是败给了“导师不接纳”。本其实在读研过程中,我曾想过去跨考一个汉语言类的博士,这一想法又败给了“先就业”,就业时我又想过何不做件自己喜欢的文字媒体工作,我又一次败给了大人们的“铁饭碗”。一段又一段的旅程后,实现了稳定自足,安稳一段过后,我又开始忍不住想捡起文字。

      我总是努力做好当下,让所的事情善始善终,但我也总是默默记着一件事情。无论在逆境顺境,无论是主动被动,无论是少年还是青年,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节奏,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什么样的年龄阶段,总有一个始终不能忘记的东西,时不时会迸进脑海,给我创造出人生的另一种选择,告诉我未来日子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就是文字。

        直到现在,我都没有为了追求文字而去放弃过已握在手的东西,我是个懦夫,我不配喊它理想。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日子里,我才敢去尝试另一种可能,才敢去做一些自认冒险的事情。事实上也没有一种研究证实,喜欢文字等同于不好就业,不负责任,不稳定,不挣钱,只是我太懦弱,懦弱到都没有去尝试,就无数次的放弃了。

      对于文字,我懦弱了小半辈子,都无法放手,唯有提笔重来,用勇气来说热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