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的终点
01
脆弱的“一个人”
有苹果产品的读者可能知道,拥有苹果账号之后就可以登录 icloud 查找自己的产品。这本身是苹果公司打出产品保护的一种营销手段,但却在近期成为我的一次噩梦。
起源是我的苹果账号被黑,黑客登录了 icloud 抹掉了我的产品,改掉了安全问题答案,还设置了PIN码(使用产品必须输入的绝对密码)。
这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账号被黑,我没有办法向苹果公司证明产品是自己的,而不是“偷来的”。二是如果不能证明产品的归属权,苹果公司无法开锁,产品就不能使用。
黑客给我 icloud 账户的邮箱发送了邮件,说如果想要解锁密码就加某QQ打钱。
黑客的要求被有(mei)原(you)则(qian)的我拒绝了。但是产品又该怎么办呢?
在多次与苹果公司的交涉中,发现苹果公司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帮助处理用户答疑的电话接线员与零售店店员都没有查看我个人信息的权限。
也就是说,即使每次登录 icloud 的时候,苹果都会向邮件发一封安全邮件,告诉你现在谁谁谁正在哪个地点通过何种浏览器上线。
但妄图通过列举曾经用过的密码,曾经登录的地点,及最初的安全问题答案来证明所有权的我,被礼貌的告知员工并不能得到这些信息,无法证明。
最后在国外的我只有通过国内的父母寄了纸质购买证明,才最终在两个星期后有机会上来分享这件事及其观感。
除了苹果店的店员认真向我强调近期亚洲被黑的账户数量巨大,希望提醒广大读者能够尽早上 icloud 设置两步验证外。
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更是我想要借助13年棱镜门(也称斯诺登事件)和《人类简史》作者新书《未来简史》与大家讨论的内容。
02
脆弱的“人类群体”
对互联网的发展较为关注的读者可能知道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
美国前中情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e)雇员爱德华·斯诺登通过两份极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名称为棱镜门。
报道指证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了多家拥有广泛用户群的公司,如Facebook,Twitter,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等。
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守法公民的隐私权的讨论。即作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当政府监控自己的一切活动,以期能够对抗恐怖袭击时,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件事?
而如果政府受到攻击,黑客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数据,在政府已经被攻克的情况下,平民如何保护自己?
任何数据的存储都需要实体空间,人力。这些信息存储与处理需要的成本,该由谁提供?如果是从税收中出,该出多少?
由此可见,网络安全并不只是黑客攻击这样简单的事件,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它不仅涉及到线上的活动,更是影响到线下的现实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方方面面,甚至挑起战争。而更有可能的,是网络将在不知不觉中重塑人类整个种族,使其“进化”。
03
群体的“进化”
畅销书《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 · 赫拉利的新书《未来简史》(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九月于英国亚马逊上市。书名中的 Homo 指代人类,Deus 在拉丁语中意为神。
如果说《人类简史》通过分析猿人到人的过程来理解现代人,那么《未来简史》就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去预测更高级的未来人,即神人。
《人类简史》中说道,人类是通过享有共同想象才能形成组织,从而比单体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
举例来说,当提到“苹果”的时候,绝大部分读者心中会有“苹果公司”的印象。但这样的印象,与乔布斯的生死没有关系,与最新 Iphone 的发布会没有关系。
然而,这样的想象非常强力,可以将无数人聚集到一个地点,为其卖命。这在《人类简史》中被称为“群体想象”。
而《未来简史》将这样的“群体想象”应用到数据的角度。表明“数据”也能同样将所有人类聚集到一个地点,为其卖命。
如同苹果手机上的应用软件——软件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广,越有效好用,苹果手机对人类的价值就会越高。码农工作的意义就是“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软件”。
同理,数据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广,越有效好用,数据对人类的价值就会越高。因此,人类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开发上传更多的数据”。
那时,“将人类联系起来的“互联网将被扩展成“将万物联系起来的”万联网。数据是否真正贯穿了人类的一切已经无法考证,重要的是“继续上传”,直到万联网独立于人类,成为比人更神圣的东西。
数据的存在,为人类找到了新的意义。人不再是人,只是为了“万联网”而存在的一些数据。这样的理论被称为数据主义(Dataism)。而“神人”,或许比不上电脑病毒。
04
后记
哲学在当今社会中常被嘲笑为无用的学科。对于抽象问题的不断探索显然被认为无法在物质世界中创造价值。
然而无论是设备被黑的小编,棱镜门事件的主人公爱德华·斯诺登,还是畅销书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或者将这篇文章看到最后的读者你,心中或多或少还是有这样的疑问。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或者 “我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这样的追问或许会在现实世界中被舍弃,也或许会让继续追问的人迷失。但幸运的是显然只要有人类存在的一天,这个问题就会被继续提出。
而这样的自我质疑本身,或许就是人类与数据的最终区别。它引领人们不断进步,直至推翻所有“高人一等”的意志。
如何看待网络安全和人类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