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和你坚持写一年每日1000字 坚持100天

新爸五年计划| 情怀是什么

2018-10-16  本文已影响20人  18aabd0448d3

儿子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在写我们机构的教师手册的方案,写到情怀这个部分。

接着我补充问他是否可以帮我出些点子。

儿子思考了一下,问我情怀是什么?如果我能和他讲讲(情怀是什么),他也许可以帮我出个案子。(他把我说的“方案”理解成他所理解的“案子”)

想不到这孩子能这样回应我。我突然语塞,在脑海里拼命组织语言,拼凑出什么是“情怀"的解释。

以儿子三年级的认知能力,很难理解像”情怀“这样的高度抽象概念。不理解并不意味着以此为理由,拒绝他的请求。我一番认真解释,除了让儿子浅显地理解词汇的意思,另一个目的是用我这种认真的态度,呼应了他的疑惑,强化”提问——回应“的简单条件反射,内化为孩子的认知态度,好让他形成对概念的敏感,进而有了解概念的欲望。

一般来说,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都爱问题,其本质就是希望了解事实,形成概念。

对概念的理解,或者需要界定概念,似乎只是在论文中出现,日常生活中难得几回闻。事实上我们都拥有着自己理解好,界定好的概念,并用它们来编织我们的认知体系,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

儿童早期是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它可以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知及社会认知能力。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概念的认知偏差,甚至是错误的概念,可能会留下隐患。例如,如果一个孩子把父母对他的”爱“理解为满足他的各种要求。当这个定义形成他的人生准则后,孩子往往会做出过度索取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满足他的索取就不是爱。

庆幸没有敷衍他,有惊无险地又过了儿子的”考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