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精进的樊迟
好学精进的樊迟(一)
樊迟,即樊须,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樊迟在《论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形象却很是明确:好学,但有些迟钝。他的名叫“须”,字“子迟”。“须”有等候的意思,那意思就是:我反应没那么快,得等我一下。
《论语》一书将近16000字,樊迟仅在6章中出现了10次。樊迟与孔子六次对话,三次问仁,两次问知,一次问孝,一次问崇德修慝辨惑(等于是三个问题),一次问稼一次问圃之事,一共问了11个问题,(此外,还有一次向同学子夏请教)。问的内容很多,关键是他对一些重要问题能够多次追问,甚至对孔子老师不感兴趣的问题也敢大胆提问。他的好问求知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其好学精进的品格值得颂扬!
樊迟从小贫穷,种过田,给别人打过工,因为跟随冉求与齐国打仗才算有了些名声。孔子68岁回到鲁国后,才有机会跟随孔子学习。
30多岁的樊迟刚来到孔子门下,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师来请教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3.4)
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学习种地。孔子说:“我比不上老农。”又请教治理菜园。孔子说:“我比不上老圃。”樊迟出去后,孔子说:“不上进之人啊,樊须!在上位者崇尚礼,百姓就没有敢不尊敬的;在上位者崇尚道义,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在上位者崇尚诚信,百姓就没有敢不尽忠的。像这样的话,四方的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孩子到这里来了,哪里用得着自己学习种地呢?”
樊迟刚入学,就毕恭毕敬地“请”教种田、种菜的本事,这可是樊迟的老本行,可谁知大名鼎鼎被称为“圣人”的老师却说自己不如老农、不如老圃,那意思就是来这里就是学习治国安邦的大道的,学种田、学种菜不如回家学去。樊迟感到很无奈,闷闷不乐地自讨没趣地走了。
这还不算完。老师在背后指着他的背影对其他同学讲起了大道理。在上位的领导者如果“好礼”“好义”“好信”,则天下的民众就会“近者悦,远者来”,哪里用得着自己去亲自去种地呢?
樊迟是实用主义者,喜欢自耕自足,后来之所以成为农家的代表,说明他崇尚那种“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小农生活,这在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无可厚非。而老师则是站在“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想把每个弟子都培养成“譬如北辰”的君子。
初入学的樊迟,已经30岁出头,已过而立之年,本就没有什么文化基础,又拖家带口的,学点实用的技能,也是正常现象。要是一般人,我就不学啦,回家带孩子去。可樊迟不一样,他吃得了苦,挨得了骂,他乐于学习,且读书刻苦,求知心切,有疑必问,听老师一说,更来劲了。
这位基础极差的“后进”生,很善于动脑子,且有一股子牛劲。在“请学稼”“请学为圃”碰壁之后,认真反思。见老师把“仁智勇”作为三达德,天天挂在嘴边给同学们上课,自己除了能打仗、善驾车,有“勇力”之外,什么是“仁”?什么是“知”?还真的一无所知。于是樊迟硬着头皮又来请教老师了。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2.22)
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问什么是知。孔子说:“知人。”樊迟听了不明白。孔子说:“举用正直之人放在邪曲之人的上面,能使邪曲之人变得正直。”樊迟退下去,遇见子夏说:“刚才我去见夫子请问什么是知,夫子说‘举用正直之人放在邪曲之人的上面,能使邪曲之人变得正直’,是什么意思啊?”子夏说:“这句话意涵丰富啊!舜治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选出了皋陶,不仁之人就远离了。汤治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选出了伊尹,不仁之人就远离了。”
孔子老师见这位“小人”樊须又来问问题了,知道他基础不好,就用非常简单非常明白非常著名且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仁者爱人”“智者知人”来告诉他。可这位根器下乘的樊迟竟然仍旧瞪大了眼睛,满目茫然。老师见状,那就打个浅显的比方吧。把那些正直的人举用起来,放在那些邪曲之人的上面,能使那些邪曲之人变得正直。
都是什么呀!樊迟如入五里云雾之中,摸不着头脑。也不好意思再问了,只好悻悻然走了出来。
但樊迟绝不是善罢甘休之人,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犟劲。老师的学问高,讲得高大尚,咱听不懂。子夏小师弟不是“文学科”的“课代表”“学习委员”吗?那就请教他吧。
子夏真是太了解这位学兄的老底了,他那基础,小学不毕业,这大学之道如何能理解?“能近取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