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高贵
杨绛的《老王》是苏教版高一必修三的一篇课文,我讲过多次,也听其他老师讲过,大多是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杨绛的“愧怍”,而讲得最好的,我认为非君姐莫属。我认为君姐在讲的时候,有以下的亮点
一:君姐擅长创设情境,很平淡的句子也可以转化成对话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真味。如“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 ,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王君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当老王,把这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讲给杨绛听。
二、善于调换语句,让学生感受人物的遭遇。如“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换成“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让学生感受杨绛语言的魅力,并体会老王的孤苦伶仃。
三、善于在空白处做文章。例如老王去世,杨绛没多问。君姐提问,是没怎么多问。(没兴趣多问?没忍心多问?没敢多问?没脸多问?没功夫多问?没心情多问…)从而引出对杨绛的生活介绍。
四、对背景以及作者方面的材料掌握丰富。
五、善于感情渲染。君姐运用自己具有渲染力的语言和深情的音乐,让人体味生命的高贵。
六、板书设计巧妙,先写了“活命”,后扩展为“活出生命的高贵”,很新颖而别具匠心。
我在网上找了一个老师的评课:王老师紧扣“活命”一词,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活命”一线串珠,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带动了全文和一些重点段落的阅读赏析。
一、反复朗读,感悟老王“活命”的状态开始时,对于老王外貌的品读感悟,教者没有做过多的指导,只是配了一段比较哀伤的音乐,定下了感情基调。对老王“活命”的状态疏通完之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再读老王最后一次登场时的外貌描写段落。这时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对老王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不用老师指导都能体会其感情。如泣如诉的文字从学生口中流淌出来,流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流进了每一个听课老师的心中,一个瘦弱、佝偻、病重的老王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对老王“活命”的状态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 二、角色对话,感悟老王“活命”的状态王老师分别让学生扮演老王、冷漠的看客,自己则扮演杨绛,模拟人物进行对话,再现当时的部分情景,进而让学生感悟老王“活命”的状态。语文教学强调让学生体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品味、 理解,王老师让学生置身作品的角色中,通过模拟人物对话,体验老王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让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交流。在学生眼里,老师已经不再是老师,师生关系平等,才催生出学生精彩的发言。同时,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妙地将口语交际与阅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与人交流。如王老师让学生扮演老王向杨绛介绍北京解放后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这要求学生要会变换人称,同时将前后语句巧妙地衔接在一起并表达出来。再如学生模拟老王与杨绛聊家里亲人的一段,又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王老师在课堂上一直强调要每个学生站起来、张开嘴、发出声,而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了“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王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是落实这些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比较咂摸,感悟老王的“活命”的状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乎浅近,但确是最基本的。”咬文嚼字,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王老师这节课在咬文嚼字上下了很大一番功夫。 (一)找不同,再比较。王老师让学生找出“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有个死了的哥哥,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 这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找出差异只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辨别优劣才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通过辨别,明确两个词语位置变换后表达效果的不同,突出强调“死了”“没出息”,进而引导学生体会老王生活的孤苦无依和酸楚。 (二)找相同,再体会。王老师让学生找出文中多次出现的一个字“只”,然后用大屏幕显示本课中所有含有 “只”字的句子,并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从相同的词语中体会老王别无选择,上天入地都无门的辛酸状态。语文教学不是浮于文字的语言游戏,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再只去理解语言的表层意义,而是潜入作者那看似平淡和不经意的语言中去咂摸,去寻找情感的依据,入乎其内,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
我是日记星球457号宝宝沐心,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十五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三十二篇原创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