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趁晚教育-家庭篇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衰落的县城教育(上)

2022-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笑暮雨啼朝云

  很久以前,人们不用特意去市里,去省会。

很多需求,本地就可以满足,包括教育。

不知道什么时候,谁先走了出去,大家都开始把孩子往外面送,当我成人的时候,县城里的学校只能留下小学生了。

周边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

我自己也是在初一转学走的,当我审视这十几年的遭遇来,如果我重新做选择,我会选择做县城教育的荣光,而不是跑去其它学校做凤尾。

在我初一取得数学年级第一时,校长给我爸爸打了个电话,鼓励我继续努力。

后来我转学走了,校长在以后的会议提到一个问题,如何控制生源的流失。

其实县城的老师并不差,因为公立学校的老师都是有编制的,待遇和福利综合来看,是优于外面的私立学校的,拿我自身经历来讲,我转学后的隔壁班,他们每次英语考试都是年级垫底,初一时,学生每周休息日可以去上别的老师的课,设有一个复习班,他们班的老师上课时,我们去听了一次,发现和自己班老师讲的不一样,甚至一些内容完全相反。

在多方询问后,发现那个老师讲的内容是错误的。

我现在才意识到,教育已经被市场化了,但这种市场的供应链条是畸形的。

人人都想要自家孩子学习好,希望考上名校,但家长总认为自己不会教育,不如交给机构,他们是专业的。

但有真正调查过机构老师的资历吗?

高中英语老师向我讲述她的经历,她高考失败后,念了一所普通的大学,毕业后就去机构当老师,教培市场需求是旺盛的,急需人才供应,可当人才们涌向编制时,机构就只能去人群中找人了。

英语老师在考研后,且考陕师大后,又参加教师考试,最终来到了我们学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