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

2018-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岁月吹人肥

印象中的乐游原,还停留在公元856年,李商隐离开长安前的一个傍晚:“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白在《忆秦娥》里也这样描述过:“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因此提起它总觉得大概是一个荒烟蔓草的地方,不然怎么会承载这么多惆怅。

但其实乐游原本来以风景秀丽而久负盛名,自汉代便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人,其中不乏文人墨客,留下过许多美丽的诗篇。

如今乐游原已经和青龙寺模糊成了一片,最为著名的是它的樱花,还有些白丁香和牡丹。这里景致简单,除了花还是花,点缀些柳树,更显得风姿绰约。随处可见花下拍照的游人,那些女孩子都极为曼妙精致。欧阳修“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的细致描述,在各处游览之地都是适用的,古人游览此地,“幄幕云布,车马填塞”的场景,大概与今天无异。

只是,花年复一年地开,总不会是旧时模样,这里再怎样繁华怎样苍凉,也都不是原来那个乐游原了。从一个入口进去,右手边是一处不太大也不太高的山坡,向远处眺望时的目光都被高楼阻挡,“京城之内,俯视如掌”的描述已不太可能见到,只有低下头不远处还未完全开发的荒地,隐约有些衰微的气象。

漫漶的碑文记载的事件太过刻板,那些古老的画面已经模糊地再也拾不起来。事隔经年,这里甚至被历史增添了“中日友好”的一种含义。还能和千年前的古人情意相通的,大概只有脚下沉默的泥土,不过也被厚厚的水泥掩盖了。

倒也无甚不妥,正是阳春三月,还弥漫不起什么忧思,就连被风纷纷吹落的樱花瓣,也只是停留在“好看”这一层面。来来往往的行人里,一定有诗人,一定有作家,在他们笔下,乐游原又将以一种新的姿态面对世人。有小桥流水,有古木垂荫,如果不理会历史,这里还是很轻松的。

至于惆怅,留给黄昏,留给深秋去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