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幸福就是活成学生想要的模样
在和A老师的闲聊中,我们分明就可以感觉得到他的教育之路是幸福的。除了工作的轻松快乐,还有一帮子喜欢他的学生。在谈到孩子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时,他们竟然毫不犹豫的要选择做教师,特别是要做像他们的数学老师一样的教师。
前些天,工作室的M老师一再吐槽,说他从早晨六点走进教室到晚上十一点学生宿舍熄灯睡觉,加上他每天超负荷的课时任务,简直压得他踹不过气来,几乎接近精神崩溃的地步。也就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的原因,他决定退出工作室,也好潜心于他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我的一番说教之后,他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没有丝毫的犹豫。
学校的发展在教师,教师的发展在阅读,在反思。我们在通过开展“每月啃读一本书,用心写就千字文”的“啃读挑战”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参与教师不断的提升阅读数量、阅读品质、阅读产出。更好地帮助老师们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形成教师自己的阅读习惯。
A老师工作轻松,教育质量也非常好,把教书这个职业做成了学生向往的职业,可谓是教育的幸福。而M老师的教育之路却是越走越窄,越走越艰难,根本就没有职业幸福可言。
找不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或许就是因为缺少了对教育规律的敬畏,缺少了对孩子成长的研究,缺少专业的阅读与反思的支撑。
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根本。那就需要做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
其实,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教师的自我革命的一种生长,是对教育的不断的反思和自我攀升的过程。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倡导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课堂录下来,然后进行反复的观看,实现反思性成长。而不是简单的“学”名师,“仿”名师。
教学之路有苦有甜,有喜有乐。唯有把将教育之苦变为教育之乐。或许,就会让更多的人爱上教育,成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