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城里的大学生活(学习篇)
大学的生活总是让人憧憬的,在高中,象牙塔的诱惑催人奋进!高中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发奋图强,老师也管得严格,天天度日如年,期待而又害怕高考的发生。真正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自管理特别重要,辅导员是有,但基本只管理投诉,小打小闹根本没人管,比如不去上课,比如通宵打游戏,比如天天看小说。不少高中高压的同学彻底在大学放飞自我,白天睡觉晚上通宵游戏撩妹,彻底放纵自己,后来毕业也是草草收场。而我呢,经历过两次高考,尤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时光,自己还是不太不甘心,所以奋发图强才是自己的内心所向。
军训结束,就正式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上课生涯了,高数、英语、计算机导论、C语言、马列主义、DOS课程设计、体育等进入了大一上学期课程列表了。对于计算机,高中只是在网吧聊过OICQ,基本没啥经验,自己的适应能力在此时开始受到考验,毕竟还是需要动手动脑的。我是慢热型选手,对新的内容,需要点时间找到自己的定位,当然也可以胡搅蛮缠乱打一通,毫无章法,我对自己的适应能力加上学习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但跟老师磨合,学习也要靠自己自觉,这还是需要调整的,毕竟之前受的管束比较多些。这一学期,学习C语言,让自己开始第一个Hello Word程序,慢慢地开始写保龄球算法,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让自己数学思维得到锻炼,英语则是为四级做准备,这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全班第三,最糟糕的一次,因为还要加50%左右的综合素质表现,所以在评定奖学金的时候,只拿了三等奖学金。
接下来的大一下学期班级发生重大改变,班长和团委书记选举重新进行,这个时候就有线下拉票,班长和团委书记这俩职位还是挺过热的,不少同学都想争取一下。最终辅导员亲自认命的前任都有结束任期的风险,投票结果一出来,原班长和新班长投票比例16:15,新班长险胜,这个算是成功交接,我其实对政治的东西不太敏感,不过这个结果改变了我以后的奖学金等级,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机会就会比较多,综合素质大家分数也差距不大。团委书记新老两任差距太大,直接被辅导员拒绝了,这个结果就是有人欢乐有人愁,辅导员也在搞平衡,于是这场班级争斗系就此结束。这学期的课程和上学期差不了太多,只是分上下册。就在这学期,我们大中国也迎来了史上未曾见过的非典疫情,那个时候全国上下都围绕在白衣恐怖中,谈典色变,学校也封闭了不愿出去,索性这次疫情处理得比较透明,每天多少人感染,各省分布情况,救治情况,全国最严重的广东省疫情重点介绍,国外旅客的重点关注和检查,疫情治疗药进展,这都是深入人心的透明化处理。就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专注在学校里面学习,娱乐活动就是打牌和打篮球,跟我们班女生一起上自习,因为我们宿舍学习整体实力较强,有几大高手压阵,女生自然愿意跟我们一起占座,一起上自习了。这中间的天天接触差点催生了几对情侣,但终因为非典持续时间不算特别长,非典后男生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各自的生活不在同一频道,最终未能牵手成功。我是幸运的,非典期间的发力导致我勇夺第一名,高数满分的成绩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更过分的是,因为非典,我的体育成绩居然呗老师放过了,要知道我的立定跳远有亚洲最低记录的称号,加上1500米和太极拳等,60.5分,感谢帅帅的体育考试让我通过了,这可是大学最让我心惊肉店跳的科目了,最后大学各科目守身如玉,因为体育过了。
大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大学物理、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离散数学等课程接踵而至,加上英语四六级准备,日子过得挺紧张的,学习投入的精力更是很多,很多课程都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还要做实验和课程设计,日子相对平淡,但也很有收获。想想这些课程的重要意义,就不得不更加努力去学习了。这个时候对学校也比较熟悉了,四五个校区,偶尔也会出去串串门,那个时候正值姚明和OK时代,中国球迷无疑都支持姚明,我当然也不例外,只是我更喜欢科比,虽然那时他还只是二当家。但科比确实陪伴了我十多年时光,以至于后面两冠的时候我真替他感到高兴,在重伤前的表现和重伤后不久的退役让人感到时光飞逝,小飞人时代的终结,让人感叹岁月如梭。
日子就这样过着,大三眨眼间就到了,编译原理、算法、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英语六级考试也接踵而至。这段时间到了青春期了,认识的几个师姐都大四准备毕业了,也在搞搞黄昏恋,我可不想这样,于是在舍友的撮合下,我跟老婆认识了。两个学计算机的走在一起,想想觉得很幸运,但理性思维居多,老婆急性子,我是慢性子,但那个时候在一起时甜蜜的。一起上自习,一起吃饭,一起出去逛,我的第一个手机因为她而买,我的第一条牛仔裤也是她挑的,我的第一个生日蛋糕送她的。互相也会吃吃醋,也担心家里人的反馈,毕竟我就一穷小子,她家里也在农村但远在闽南,所以在一起也是需要承受很多。
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去哪个学校也想了很久。其实以我的成绩是可以保研的,但当初信息比较闭塞,也没有同道中人沟通,就全身心准备考试了,就有点像高考志愿不填西南的学校一样,我还是比较后悔的-毕竟985还是比末流211好很多的。最后因为有同学在广州,加上女友打算毕业回厦门工作,我决定报考华南理工,现在有点小后悔没有报考中大,因为可以少读一年嘛。报考辅导班比较少,基本就是政治有报考,毕竟时事政治自学不容易,英语数学基本都靠自己来了,加上专业课学习,最后分数其实也不算太低,但没有申请到读研免试也是一种遗憾,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努力去争取下了。
大四的课程相对比较少些,学习的计算机课程包括:Java语言、单片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微机原理等,加上考研准备,其实还是蛮紧张的。到下学期基本就是准备复试,周围很多同学都在找工作,做毕业设计等。我比较幸运,跟老师一起做真正的项目,几个同学,早出晚归,也算是体验了程序员的生活。到后期基本就是一起聚着吃饭,一起侃大山,一起照相,一起等待学位证和毕业证,感叹四年过得太快,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眼睛一闭一睁,四年过去了,女友则南下厦门找到一份工作,准备开启新的人生。因为当时父母在太原打工,我就留在那里过暑假,也做点兼职,日子过得比较随意,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回顾我的大学生活,相对简单,学习为主,生活为辅,全面锻炼了自己的适应能力。即便如此,热情的同学和家人,一起奋斗上下铺的兄弟,还有疯狂爱上的女孩,历历在目的军训时光,非典时候的集体自习,考试满分的喜悦十分,拿到奖学金的集体聚餐,考研路上的互相提醒,外出家教时的初步尝试,实习期间的项目发布,南下广州复试的忐忑不安,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再见吧,我的大学四年,人生中注定有你的位置,不会有遗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