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艺术家郭鸿蔚:幻想性错视
前沿视觉 艺术家专访
FRONTIER Interview with Artist
Guo Hongwei:Pareidolia
郭鸿蔚:幻想性错视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前波画廊(Chambers Fine Art),艺术家郭鸿蔚个展《幻想性错觉》已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3日正式开幕。展期为2020年3月3日-4月4日,地址为纽约前波画廊 1 Rivington Street, New York。
展览题目《幻想性错视》(Pareidolia) 来源于视觉心理学的概念,“用来定义一种大脑对外界的刺激,赋予实际意义的心理现象”。
郭鸿蔚出生于1982年,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其作品跨越油画、拼贴、视频等多种媒介。从2011年《收集者》系列开始,郭鸿蔚持续探索“人类对其所生活的世界的好奇心”,不断从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园、历史文献和西方植物插图等获取创作灵感,并使用水彩材料结合独特的“线性排列结构”进行创作,意图“探讨科学类图像成就另一种绘画的可能”。从2011年的《收集者》系列直到2019年的《解忧愁图》系列,此次个展《幻想性错觉》着重展出了艺术家郭鸿蔚最近十年以水彩为媒介的作品。
“FRONTIER前沿视觉”有幸邀请到前波画廊艺术家——郭鸿蔚进行一次专访。专访中,他谈到在艺术创作中关于材料选择、创作过程、概念思考以及想对其他年轻艺术家说的话等。
FRONTIER前沿视觉 对话 郭鸿蔚
FRONTIER前沿视觉 简称“前沿”
郭鸿蔚 简称“鸿蔚”
前沿 :这次展览中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园、历史文献和西方植物插图等,请问是什么契机让您对它们产生特别的热情?
鸿蔚 :我一直觉得有秩序排列出的形式感能产生一种视觉的诗意,之后我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找到的更深远的源头,由此展开了对自然历史的视觉展示系统的研究。这个视觉系统的建立来源于大航海时代以来博物学的发展,而这些博物学插图大部分都是用水彩绘制的(水彩正是我一直以来主要的工作媒介之一)。在发展过程中,水彩都是作为功用性的科学图像存在的,并且伴随着殖民史和博物学史——因为大航海时代在其他大陆发现的新物种大都用水彩记录。因为它们所具有的科学写真的功用性,在那个时代它们并不被当作严肃艺术。这也是我《收集者》系列的目的之一,探讨科学类图像能不能成就另一种绘画的可能。
前沿 :水彩相比较于油画,带给您怎样不同的创作感受?
鸿蔚 :我喜欢水作为媒介剂所能产生的自然性,有很多痕迹不像是人为所能产生的。另外东方人可能有天生的对纸的亲和力,因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材料。
前沿 :可以简单介绍下您的创作过程吗?
鸿蔚 :在收集者系列以及作为延续的此次纽约展览中,创作对象都是基于自然历史的视觉展示体系展开的,里面包括博物馆橱窗,博物学插图,以及自然科学研究档案里的各种说明图片、客观呈现各种科学现象的照片等。工作时间依据尺幅和工作量而定,一般是需要一次性完成,如果出现败笔又无法挽回的话就只能重来一次。
前沿 :为什么选择《幻想性错视》为此次展览的题目?
鸿蔚 :幻想性错视是一个视觉心理学的概念,用来定义一种大脑对外界的刺激(比如一幅画面或是一块奇石)赋予实际意义的心理现象。我们总是会将抽象无意义的图像或者事物纳入我们熟悉的认识结构,我们会辨认出人脸,辨认出人赋予的各种内容和意义,如果我们能在奶牛的花纹里看到世界地图,我们总会觉得这是一种神迹的体现。在中国也有搜集奇石的传统,一块长得像某种动物的石头总比一块无法辨认出形象意义的石头的市场价值高。在水彩《幻想性错视 No.1》(2019)里,我搜集了大量结构奇特长得像人体部位和鬼脸的水果和蔬菜,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偶然发现的幻想性错视的现象。
这个概念可以用来理解绘画如何用抽象形状和笔触产生具象和现实意义的途径,同时这也是一个可以深究的绘画概念,用以理解画家如何在本来没有形像的事实世界和图像中去发现能被注入概念的各种形式。有一个常被提起的老故事是:毕加索说他时常会注视一堵充满霉斑和水渍的墙壁,他能从中间看见各种形象,并以此提高他的视觉想象力和对形状的抓取能力。曾经也有好几年我把我的调色盘都保存了下来,因为我可以通过审视这些无意识涂抹的产物中会产生哪些我们习惯之外的形体来学习新的塑造方法。“幻想性错视”对我最有启发的是,形的意义从何而来?事物和自然的本来意义和我们读取的意义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具象)绘画形成的痕迹和与之匹配的描绘对象如何显现出相同和差异?所以,这些画里的果蔬和石头即是果蔬和石头,又是各种鬼脸和人体,也是一些我们称之为水彩画的水渍。
前沿 :您希望此次展览引起观众怎样的共鸣?
鸿蔚 :这很难说,开放一些更好。
前沿 :您提到“幻想性错视”是对模凌两可的图像赋予实际意义的倾向,但同时您在作品中将这个概念与“文献”、“标本”进行了结合;在这两个概念里,一方非常抽象,没有实体;另一方又非常具体,没有模糊的余地。个人觉得这样几乎对立的结合产生了非常奇妙的感受,作为作者您怎么看?
鸿蔚 :你说得很好,这就像是那种“想象力的逻辑”("a logic of the imagination"),而想象力和逻辑本身却是对立的。不论是作为抽象概念的幻想性错视还是具体的文献和标本,都是我借此研究自然形式(所有天然形成的非人工形式)的方法。自然形式是我非常迷恋的主题,研究它是一种连接神秘学和自然科学(这也是对立的)的途径。通过绘画这样的人的行为去研究它,即将人和自然拉开了距离,又将人和自然融合在了一起。
前沿 :您会定义您的作品为一种“研究”(research)吗?
鸿蔚 :是的。
前沿 :在此次展览中,作品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从2011年的《鸟》系列到2017年的《仿射变换图》系列,再到2019年的《解忧愁图》系列。您觉得在这些作品中,是否存在一个内在的规律或者路径?
鸿蔚 :在主题上它们都在对自然科学和博物学的视觉体系作出回应:形式的罗列和递进的秩序,以及由此产生的意义。
前沿 :对比您早期的作品《收集者》系列,您觉得近期的创作是否有概念上的改变或者提升?
鸿蔚 :新的创作就是在延展《收集者》中关注的博物学中的视觉展示系统,借用一些科学概念去拓展其中的新的视觉经验。这些科学概念一方面能把非常神秘学的体验给物理化,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更神秘的体验,因为在这个“科学”的解释背后总有更多的秘密不可解释。
前沿 :在传统意义上来讲,水彩被用于初稿或者小幅作品,但您选择把它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特别在您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处于“完成”与“非完成”之间的流动感,作为作者您怎么看?
鸿蔚 :是的。完成感取决于你经验中绘画的认知模版,就是你认为完成态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认为你感觉到的流动性或者非完成感应该来自于作品其中的自然属性:画中有很多成分看起来还不是人为控制的结果。这可能是我偏爱水彩这个媒介的原因之一,因为你可以得到一种介于天然痕迹(类似于随机生成的水渍)和人工痕迹间的产物。但这种未完成感并不取决于水彩作为媒介在以往绘画史中的次要地位。
前沿 :在这样的前提下,您如何判断自己的作品达到了一个,您觉得满意的状态?
鸿蔚 :靠经验和直觉。在收集者系列中,或者与之一脉相承的水彩系列中,作品的完成是一个前置的目标。只有完成的好或不好的差别,没有完成或非完成的差别。因为是一次性的工作,如果没有达到或超过预期的好,就只有再来一遍。而好还是不好都取决于经验和直觉。
前沿 :为什么在您的作品中“线性排列结构”作为一个重要的形式?
鸿蔚 :因为在这样的秩序下我们能看见一种体系化的不同形式的展示方法。在这个经过并置排列出的“图表式”结构中,你可以看见形的同与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意义。秩序排列作为一种视觉逻辑能够反应出我们对于形式不同的理解方式。
前沿 :您对您目前的生活创作状态感到满意吗?
鸿蔚 :既不满意也没有不满意。处在一种麻木的敏感状态中。
前沿 :您的下一个创作方向会是什么?
鸿蔚 :研究现实主义传统,然后做一个讨论人民之选、民间趣味和世俗生活的绘画展。
前沿 :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相继在全球各个国家爆发的背景下,您觉得作为艺术家可以贡献怎样一份力量?
鸿蔚 :多支持慈善活动,多参加公益活动,做好份内工作,不添乱。
前沿 :您有什么想对其他年轻艺术家说的话吗?
鸿蔚 :同时保持自信和谦逊。
图片版权属于郭鸿蔚&前波画廊
郭鸿蔚 (Hongwei Guo)
b.1982
郭鸿蔚出生于1982年,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在其水彩及其它媒材的作品中,对物品的隐喻对郭鸿蔚来说一直都非常重要。
郭鸿蔚2013年参加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标志性群展“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其作品还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现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2007年和2006年),北京今日美术馆(2007年),上海双年展(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2年),美国加州橙县艺术博物馆(2015年),东京惠比寿映像祭(2016年),深圳双城双年展(2019年)等机构展出。其作品进入洛杉矶郡立美术馆等重要机构的永久收藏。
前波画廊是一家致力于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性画廊,在纽约和北京均设有分点。画廊由茅为清先生(Christophe W. Mao)于2000年在纽约成立。他相信在西方建立一家具有权威性的画廊,提供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信息和展示空间的重要性,并以十八世纪后期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钱伯斯勋爵(Sir William Chambers)的名字为画廊命名,借喻钱伯斯勋爵不仅在建筑设计上独有建树,同时还是首位中国建筑和园林设计观念在西方的重要阐释和推广者。在最初的七年里,前波画廊与吕胜中、洪浩、宋冬和尹秀珍等艺术家合作,举办了他们在美国的首次个展。之后,邱志杰、谭盾、冯梦波等艺术家风格各异的专题展览更为画廊添光增彩。画廊于2009年搬迁至西19街522号,该地区云集众多由世界著名建筑师设计的新建筑,比如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坂茂(Shigeru Ban)及让∙努维尔(Jean Nouvel)等,同时也毗邻由废弃的铁路轨道改建而成的空中花园(High Line。十多年已经过去,前波画廊如今已经成为了那些关注中国发展的人们的一个必访之地。
Web:www.chambersfineart.com
Ins:@chambersfineartgallery
Email:cfa@chambersfineart.com
FRONTIER前沿视觉 往期文章:
6、克莱尔·加拉格尔《第二次转变》:反抗资本主义、父权制度和审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