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久远的故事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

沉默与装傻,是什么样一种状态…

2021-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年少时,想出人头地的想法,总是有时时剑拔弩张,或者蠢蠢欲动的时候,这样的铺垫也直接影响了平日里的作派。

比如,喜欢在人前露脸,喜欢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生怕这颗金子的闪光点被挡住,也生怕自己是金子这件事,被隐藏被埋没掉。

有时候,这样毛遂自荐也并一定就能得偿所愿,反倒还会适得其反了,但那又有什么,年少的风芒和锐气,似乎什么也阻挡不了。

但是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后,在成功与失败中搏过,然后反思,突然觉得无论什么时候,站在高处的人,总会成为众矢之的,老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一直在经典传承的。

那些踏实地在自己该有的位置中,悄悄地,慢慢地努力的人,未必不会有一朝出尘的机会,反倒是那样一次脱颖而出,更加绚目和有震撼力,也更能有挑战性。

然后,再到了一定的时候,又会发觉得,其实学会沉默或者是装死,不失也是一种生存状态。

就象最近,部门组织开会,在会前是有要求发言的,也准备了资料,想好了针对每一个人的发言,但真到了会场时,感受年轻人们深藏不露,感受滔滔不绝,感受他们说话的艺术性,既提出了问题,点出了缺点,又不得罪人,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会说话的魅力。

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不说比说更具有前瞻性,于是每轮到我时,就说挺好的,没意见,然后到了会后,明显感觉,再见到同事时,人们脸上都喜气洋洋的,皆大欢喜的结果。

也在很多时候,气得什么不能了,不知说什么,做什么的时候,那就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那样让时间一点一点挨着,直到结了。

那时,其实到头来什么结果也没有,但有时候,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

女作家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曾是她一生奉行的总则,但也许大多数人,一生都是平庸之辈,一生都必将碌碌无为地过下去,那么过早地风风火火,或总喜欢出头这样的角色就不对付,这时不妨就如同文中所阐述的那样,黯然一些,韬光养晦一些,这样不论将来出来出名,私下里的修炼,将会成为一种心境,成为将来致胜的法宝,到那时,其实才是真真一展身手的时候。

但是可能说得也不一定就对,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两重意思,可以选择高调出世的,成与不成都别气馁,成了就是注定的名人,如果没成,再俯下身子,继续努力,疾行与缓步,都是前行的状态。

也不知理解的是否准确,不同意见的再一起切磋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