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师语教海拾贝

教学离科技到底有多远?

2020-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布衣ysy

2015年去北京大学培训时,教计算机的尚老师给我们展示了3D打印技术,让我们眼界大开。原来,国外的教育是这个样子的。

今天下午2:30我们学校在四楼会议室召开全体教工会,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VR/AR+教育”实验室主任蔡苏到我校作报告。更是让我们见证了科技发展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

我们在教室里感受到一棵北师大附小的银杏树四季的变化。以直观的方式知道了随着地球的自转带来的四季变化和昼夜交替。

我们坐在教室里,就可以触摸太阳系八大行星,看到它们是如何排列并在太阳系运行。

我们坐在教室里,就可以置身于热带雨林的密林中,也可以感受风吹驼铃的大漠风光,看到冰天雪地的南极可爱的企鹅,聆听海鸥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的歌唱。

也感受到飘满垃圾的海面带来的视觉冲击。

我们还在会议室里置身于乌云密布的天空下,哗啦啦的大雨中,并在雨过天晴后看到了彩虹。

如今科技已经发展到了AR技术和人工智能。教育部门从国家层面下文要在教学中促进人工智能,人机交换,虚拟现实等技术与课堂的融合。

这些先进的技术走进了北上广大城市的课堂,解决了很多在现实条件下无法解决的实验问题。而它的全部技术只需要在平板中植入一个程序,就可以搞定。

也就是说我们学校的电子书包班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但是,作为电子书包班的首批实验班级的老师,我在感受科技带给我们课堂的便利的同时,也为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科学技术服务与自己的学习深感忧虑。我们的学生似乎对游戏与网络小说更感兴趣。

蔡教授说,技术不会淘汰教师,然而,使用技术的教师一定会淘汰掉不用技术的教师。

但是,在我们学校那些不用技术的老师,却教出了最好的成绩。在唯分数论的考评体制下,到底是谁在淘汰谁呢?

科技给课堂带来的变化就像一阵风,总是在重点大城市风起云涌,等着我们这些四线的小城市接触到新科技时,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又有新的科技产生了。

而在农村落后地区,科技带来的风只是扫了一下尾巴,连一点振动都没有。农村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很多老师都不会用。

唉!科技发展得太快了,我已经跟不上它的脚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