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审美与人生》辑一05论中国现代美学与儒家心性之学的
一、中国现代美学是否存在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连续性?
二、为什么选择美学,重视美育?
三、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内在关联
四、心性美学的启示
中国现代美学是否存在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连续性?一定有,因为作为中国第一代现代美学家的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自幼都接受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和学术训练,他们虽然接受西方思想、学术影响,但都脱不开“中学为体”的底色,特别是价值观方面,不管是否自觉。学术思想上的任何理解都具有历史性,受到理解者原有知识和思想观念的制约,所以理解的结果就是所谓的“视界融合”。
“视界融合”这个概念是由阐释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他认为理解者对对象理解的视界同历史上已有的视界相接触,形成了两个视界的交融为一,达到“视界融合”。中国美学家也不例外,他们在接受西方美学思想时会带着他们所处时代的精神,他们那个时代关心的问题,那个时代的“偏见”和“热情”,他们的理解和感受会不同于之前历史中的接受者,他们用新的眼光,带着新的问题去接受它、评价它、创造它。正是在历史中永不消失的“现代视野”;不会重复的“现代视野”使艺术接受中的创造和评价能在无限的历史过程中展开。
中国第一代现代美学家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学问家,或者政治家、教育家,他们在谈论美学时都十分重视审美、艺术对人、对社会的功能价值。
作者在书中引用的蔡元培先生话感动了我,敬仰之情油然而生。1919年5月10日,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从天津站乘车南下,登车时遇到熟人,有人问他“此后作何计划”,他回答说:“我将先回故乡视舍弟,并觅一幽僻之处,杜门谢客,温习德、法文,并学英语。以一半日力,译最详明之西洋美术史一部,最著名之美学若干部,此即我此后报国之道也。我以为吾国之患,固在政府之腐败与政客军人之捣乱,而其根本,则在于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而毫无高尚之思想,惟提倡美育足以药之。”
写这段文字时想到有人问我“退休之后作何计划”,我的想法真的狭隘又自私,只想到个人和与个人有关的人和事。
想起王国维描述的审美境界:“此时之境界,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一人如此,则优入圣域;社会如此,则成华胥之国。”
心性之学是儒家哲学的一项基本理论。心学成于宋明,“由程颢开创,由陆九渊、王守仁完成。”作者认为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内在关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都是一种价值优先的理论,着力处不在论述对象的性质是什么,而在对象对人有何意义或价值,以及如何才能获得或实现这个意义和价值。
2.二者特别聚焦于道德人格的养成,就儒学来说,那就是“内圣之学”。
3.出于道德人格养成的目的,二者都关注国民内心弊病的疗救,以为这是拯救民族和国家的根本途径。
4.二者都把去除私欲的途径归结为心或者情感的纯洁化。
作者认为,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和朱光潜这两代中国现代美学家的美学思想,都包含着与儒家心性之学的深刻内在关联,体现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历史连续性,所以把这种美学称之为“心性美学”。
“心性美学注重人格塑造,试图从国民内心深处的变革入手实现国富民强的梦想,这种学术意图使它成为一种价值美学,一种实践应用美学。”作者如是说。
作为普通人,我更喜欢他文中提到的两个词:“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美学”,抽空探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