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2023-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秋雨茗青

在近期备课中,或者说平时备课中,我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课件,以课本为基础备课的话,我会更加注重自己思路的连贯性,会考虑课标理念是否落实等等,课堂设计往往是简洁直接。但若是想偷懒一下,使用参考课件,就会容易被课件牵着走,这也想讲到,那也想讲到,面面俱到往往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到下课时候无法完成预定教学任务。

我一直分析认为是自己对学情的把握还不够,所以备课时的预设往往与实际课堂有出入。实际课堂中,在与学生互动中,反而有很多火花般的生成,这些火花在备课的时候是没有的。

基于以上问题和反思,我觉得自己需要在接下来的备课中,要先理清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在研读课本,反复把课本研读透彻后,先不用课件备一遍,再看看课件里的内容哪些确实可以补充进来的。不能让课件“先入为主”、“喧宾夺主”,相信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这样的偷懒会变为课堂上的僵化。真正的课堂应该是教师胸有成竹,根据学生情况,不断调整自己预设的课堂内容,以目标为导向,争取使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课标研读和课文语篇研读显得尤其重要,精准的教学目标来自于对课标和课本的把握,符合学生学情的活动来自于对学生学情的透彻了解,一定要时时刻刻牢记目标导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