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缕春风
且伴且随——家有初中生日记(17)
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晴
(这是孩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征文。故有此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只陪伴,不设限”……家庭教育的名言金句越来越流行,指导家教的书籍文章越来越热门,家训家规的传承弘扬越来越要紧。如今,家风之盛,从中央到地方、从大家到小家,阵阵吹拂,既有“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之气场,又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滋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已经不只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文明教化,更成为一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格言再多,书籍再好,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家,融汇到一个人的家庭教育,都会变成一个独特的模样。一个人没有孩子之前,大抵不会关注家庭教育。有了孩子之后,大抵会关心孩子的教育,但未必会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所实施的家庭教育,也未必会意识到自己选择的教育方式其实也来源于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可能无形中在照搬照抄,也可能有意地在修正创新。这让我想到,家风无疑是绵绵不断的,家教的确是无时不在的,不管有没有家训家规挂在墙上、立在案头,家风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我们期待的家教家风,最好不要是横扫落叶的秋风西风,而是那吹开百花的春风东风。孩子一路成长中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而家,如是一缕春风,便不会揠苗助长,不会修枝裁叶,而只是让每一种可能性都自由生长,直到让与环境最相匹配的那种变得茁壮。孩子终究要在各种社会关系中闯荡,幼儿园、小学、初中……其实一路下去都身在江湖,那里不会只有春风,可能会有北风扫荡,而家,如是一缕春风,便可以让孩子休养生息,重新发芽开花,再度充满向上的力量。
我的家庭没有成文的家训家规,先生和我的父母都可算文盲半文盲,但把我们送进了高等学堂。女儿出生后,我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类的不少教育指导书,到现在几乎全忘了,也说不清我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有多少来自那些书的影响。说到底,我妈妈教育我可从来没用过什么参考书,当然,我现在也只是不好不坏地活着,还好活得安心自在。女儿快上初中的时候,我对家庭教育又无比关注起来,因为初中将开始竞争排名,弄不好高中也考不上,于是我主动去听家长成长讲座。于我而言,这些课程更多的是指导我成长。
其实,指导孩子多半是我有心无力的一件事。我的经验对孩子未必就真的适用,就算有用孩子也未必采用,何况现在孩子学的做的比我那时范围要广题目要活自己完全没经验。我对女儿常说,“学习可得靠你自己”。她也总回答,“知道”,看来也是接受了指望不上的现实。但我也并非一无所用。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擅长什么、排斥什么,得一样一样体验过,我们才会知道。她喜欢唱歌,但算算基因还不到进军歌坛的地步,由她平常哼哼唱唱就好;她柔韧性不错,节奏感也好,我觉得女孩学个舞蹈能提升气质,但她那时学了半年就哭了半年,也算给我省钱。小学时给她上过奥数、英语培训班,上着上着她觉得慢半拍、又辛苦,要求停了,那就停了。初中了,她觉得数学、英语有点跟不上,主动提出来要补一补,那就趁假期给她补一补。画画、古筝也算喜欢,但她觉得文化课的时间不够用了,培训班便不去了。这么一历数下来,我就是个懒惰的妈妈,也是个宽松的妈妈,因此也反思这种放羊式的教育是不是很不好。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应该允许孩子和我没思路、走弯路,哈哈。但是孩子不能永远是孩子,妈妈却永远是妈妈,妈妈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妈妈就得给孩子营造出健康的环境来。
怀着初心,宽严相济,应是家庭教育的准则。善良是底线,必须得严守。我的孩子天性淳良忠厚,这方面倒不用多操心。记得刚入小学时有一次追问我她是不是乡下人,我猜想孩子们中应该是有了等级观念、攀比之风,便告诉她,“我们就是乡下人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乡下人,你也是乡下人,但乡下人没什么不好”。后来到乡下艰苦的地方和人家,她从不会有嫌恶之情,而是有慈悲之心。她对吃穿也不讲究,食堂里的饭菜也觉得很香,看我付培训班学费会担心我们家会不会破产,这让我感受到孩子透明的心。初心却很难始终如一。原本都只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不是吗?后来我们越来越不满足,希望学习名列前茅,希望有一技可炫,希望全能出彩。希望总要有的,但执着就没必要了。我在乎的是态度。目标总得积极一点,态度总得端正一点,努力过了,没有实现目标,我们再修正一个更合适的目标。但还没努力,就自我贬低、自我放弃不行。在这样的理念下,女儿没有格外出色,但也还算不赖,进步空间还大大的,关键是,过得快乐开心。但我纠结的,也是快乐二字。是追求现在一时的快乐,还是未来持续的快乐?孩子不下苦功夫为将来打好基础,将来哪里能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作为妈妈在孩子学习的好年华里不严格纪律和习惯,孩子将来哪有学习力创造力?所以我有时会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出焦虑情绪,免不了责骂几回。电视不是不能看,是不能老看;外面不是不能出去玩,是先把作业做好再玩;书籍不是啥都适合现在看,是要选择有营养的来看……这些孩子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缺少自控力罢了。当孩子缺少自控力时,家长便需要借孩子东风:你不想孩子看电视,那你也别看电视;你希望孩子多看书,那你也多看书;你愿意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也努力去做那样的人……久而久之,便成了家风,如和煦的春风。
我羡慕那些善于启发、引导孩子的人,他们可能会在晚餐时间给孩子讲一段故事,会利用出游讲解生物化学或地理历史,会给孩子写温暖的信,会做精致可口的饭菜,他们的孩子博学多才、成绩优异、阳光活泼、斯文有礼……我想想我全都没有做到且可能怎么努力也做不到,不禁有些沮丧。但我还是满怀希望,因为女儿一直在健康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女儿有次给我讲,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说是社会课上这么讲的。我们不完美,但我们可以扬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这就是成长。我是个不完美的妈妈,但女儿却常常给我打气,说我拍的照片很漂亮,写的微信有意思,打字也挺快的。其实她觉得的好,只是从她的角度来看而已,但她愿意给我赞美,令我感到幸福。
家是什么,家就是爱,就是一缕春风,让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朵花儿都在自己的花期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