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等待才会有希望
文/石岩磊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1802-1870)的代表作,小说讲述的是: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邓蒂斯受船长委托,给拿破仑党人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邓蒂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他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敌。书的最后写道:“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等待’和‘希望’里面!”这句话读来仍有很现实的意义。
人们现在将“等待”视为消极的代名词,处处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急切地盼着长大成人,心急如焚地谈朋友找对象,迫不及待地要发财致富,火烧火燎地想出人头地,急不可耐地攀比炫耀,好像屁股着了火似的着急,又犹如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般百爪挠心地难受。在焦急中,脾气常常暴躁,在煎熬里,心情时时郁闷,造成这种急功近利的根源在于心态的浮躁,是名利形成的社会潜流聚集成了一股巨大的漩涡,将人们的目光牢牢地裹挟了进去,让人身不由己地旋转起来,在头晕目眩中随波逐流。
人们又经常把希望和渺茫连结在一起:千军万马过独木舟的高考令人心惊胆战,千股跌停的股市叫人不寒而栗,你死我活的官场斗狠让人怀疑人性,潜规则横行的娱乐圈使人触目惊心,当骨感的现实撞到丰满理想的腰眼时,很可能会造成椎间盘错位,导致人们两腿麻木举步维艰。抛开一些社会乱象的逼迫,致使期望走向绝望的原因,多半是出在欲望过盛上:家长头脑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逼着孩子死读书,一夜暴富的渴望诱发出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为官一任造福一“家”的想法招致一些人向上爬时无所不用其极,美酒、美色、美钞的诱惑终究让许多人奋不顾身地跳入演艺行。
二百多年前的法国作家就看透了隐藏在“等待”与“希望”中的智慧,难道现代人的智力还不如前人吗?非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执迷不悟的人不是不聪明,而是太急着耍聪明,便在匆匆忙忙的攀爬中很容易失足跌落深谷。等待是一种淡泊与修炼,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蛊惑,持一份恬淡和雅致,才能把希望捧为内心最亮的启明星,永远不失乐观,永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