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发声
记得就是上个月吧?有人奇怪地问我,你这脾气一直就是这样的?(傻大姐,就是我本人,常不经过大脑运作,脱口而出一些让人尴尬的话。)还是后来变成现在这模样的?估计,他在心底下暗暗地想:这人是不是受过什么刺激吧?怎么说话一点儿不靠谱!
当我诚实地告诉他,一直以来我就是这样的人,他挺吃惊的。
在知乎上,有一个活动,我觉得挺好的,你可以任意地指定一个人,向他(她)发出提问。当然了,别人愿不愿意回复你,则是另一码事了。曾经有过那么一年,我很乐意屁颠屁颠地给人回复提问。感觉回答别人的问题,心里还挺高兴的,有一种被信任的需要。
但现在,则是挑选一些问题回复了。一个主要原因,我并不是专业心理学方面的人才;还有一个方面,时间挺宝贵的,我得先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去安慰他人。否则,就是误导他人,罪过大了。
在日常回复知友的提问中,经常会发现有些人习惯把自己真实的面目隐藏起来。尤其是那些刚踏入社会,涉世不深,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他们平时就不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在工作中与周围的同事和顶头上司产生矛盾,顿感手足无措,天昏地暗,人间失色!
严重点儿的,会陷入抑郁自责的状态中,难以排遣负面的情绪。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了。
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想,领导也是一个人,既然她(他)是人,就有人的弱点和不对的地方。所以,要么选择皮厚,他说得对,那就老老实实地听着,改正自己犯的错误。要么,找一个没有第三者的机会,态度谦和地向领导婉转地提出质疑。当然,提问的时候,时机得看准了,别在人家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去讨人嫌弃。
还有一个,这办法最笨,也最冒险:直接向上级“开火”。机器会坏,人的情绪也会受外界的因素左右。前段时间,我单位里的小头头更年期发作,某天,我漏记了一笔无关紧要的日志记录,伊在单位群里公开地责难我。一时粗心,我漏写了一笔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收款的具体时间。这就算了,毕竟我有错在先,既然她批评了,认错就是了。然而,这么一点小事儿,这人居然上纲上线,无限止地唠叨个没完没了。也许,她只是在提醒我,下次别再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了。她的本意其实不坏。
但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没完,就有点儿过了。隔了几天,她又开始念叨个没完的时候,姐直接就“吼”了:行吧,既然你这么看不上我,换一个人写就成了。这活儿,又没指定必须要我干的。就我手痒,没事儿找事的,吃饱撑得慌!
这句话往地上一掷,领导立马哑火了。其实,有些活儿并不是我工作范围内的事。纯粹就是顺手一搂,顺带着做的意思。人,其实挺奇怪的,当你做事,做多了以后,别人似乎就习惯了。偶尔做错了一次,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找不到方向。
合理地运用职务,奖罚手下的员工,是领导必要的职责。但一定要有策略,懂得适可而止。当然,在我这方面,也存在问题的,既然决定做,就要有责任心,不能粗心大意的,漏掉这和那的。让人笑话。
另外一个,就是当你觉得应该发声的时候,一定记得要替自己发出声音。我唯一能够告诉你的就是,那天,姐忍无可忍,一声大吼之后,小头头再也没向我龇过牙。甚至,还有讨好的意思。人,其实都差不多的,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都吃五谷杂粮,谁都别嫌弃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