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山易,撼动习惯难?
习惯是什么?
即:“一种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这就叫习惯。”
习惯一经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成了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
要别人的监控,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会按已形成的意志去行动。
每天早上我们起床、洗脸、刷牙,在收拾好自己之后,习惯性地照照镜子,确认自己的形象; 我们走过熟悉的街道,在熟悉的地方买自己吃惯了的早餐,然后搭乘地铁或者公交,来到公司。
到达公司后,我们不需要任何思考,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到了下班时间,我们回到家,和家人聊天,吃完饭,辅导孩子写作业,一切打理妥当之后,安静地看会儿手机,慢慢睡去……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多少事情是不需要有一丝一毫的思考,身体就自然而然的去做了?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它能让你以最少的消耗去完成最多的事情。
我们从印度人和泰国人的训象经历中可以深层理解习惯由来,
那些驯象人,
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
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
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无数次的挣扎失败,
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凭它的力气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
它也不挣扎了,
这时的大象已养成一种围着水泥柱打圈的习惯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
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训象的过程说
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
它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它可以养成,当然也可以改变,只是培养起来容易,改变起来却困难。
谈习惯太过于老生常谈,但说的简单做到难,想的容易去做又会放弃了。有控制欲的人很多,有掌控习惯感的人却少有,控制不了自己往往成为失败的潜台词。
林语堂说:“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就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呢?不在于读书破万卷,是一种感觉,在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