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
格林布拉特是美国新历史主义学者,是新历史主义这一术语名词的创造者。
# 他经常采用一种在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之间穿行的方法,比如从历史文本记载的一则奇闻异事入手,出人意料地找到它与所评价的文学文本之间的联系,让读者看到所评价的文学作品在成文之时,与当时的意识形态有着怎样的复杂关系。
# 在新历史主义批评者眼里,历史和文学具有互文性,两者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循环过程,其中社会公众意识,即意识形态,起着传递和连接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历史事件转化为历史文本,历史文本转化为社会公众意识,公众意识又转化为文学,而文学又影响着历史事件向历史文本的转化结果,这是一个互相缠绕的循环过程。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
1. 自我是有关个人存在的感受,是个人藉此向世界言说的独特方式,是个人欲望被加以约束的一种结构,是对个性形成与表达发挥塑造作用的因素。
2.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日益强大的自我意识,它相应地把人类个性的塑造作为一种艺术升华性的过程。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造”。
格林布拉特认为,自我塑造是在自我和社会文化的合力中形成的,主要表征为:
1. 自我约束:即个人意志权力。
2. 他人力量:即社会规约、精英思想、矫正心理、家庭国家权力。
3. 自我意识塑造过程:即自我形成内在造型力。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1.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与整个文化话语系统不可分割,并以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在文化系统中发挥独特功能。
(1)作为特定作者具体行为的体现。
(2)作为文学自身对于构成行为规范的代码的表现。
(3)作为对构成行为规范的代码的反省观照。
2. 文学人物与现实权力之间的关系。
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分析,格林布拉特通过对几位作家的分析发现,这些作家作品渐渐转向一种把文学创作当成自己责任的专业而固定的意识,从而揭示了个体权力在整个权力话语中的运作状况。
新历史主义的纲领。
格林布拉特认为文学是人性重塑的心灵史,伟大的艺术是对复杂斗争与文化和谐的敏感记录,文学阐释是一种共鸣。为此他提出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纲领性主张:
1. 任何理解阐释都不能超越历史的鸿沟而寻求原意,任何文本都是两个时代、两颗心灵的对话和文本意义的重新阐释。
2. 任何对个别特殊文本的进入都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文辞语言层面,而是要不断返回到个人经验与特殊环境之中去。
3. 任何文本的解读在放回历史语境中的同时就是放回到“权力话语”结构中,便承担了自我意义塑形与被塑形、自我言说与被权力话语所说、自我生命表征与被权力话语压抑的命运。
文化诗学。
1. 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是一种文化诗学或文化政治学,其基本特征包括:
(1)跨学科研究性。
(2)文化的政治学属性。
(3)历史意识形态性。
2. 文化诗学善于将“大历史”转化为“小历史”,将视野投入到细部问题上,不再从文学史研究概念而是从其他领域寻找新概念,并最终在“文化文本”与“经济事实”之间找到具有沟通性和商贸性的术语。
3. 他认为新历史主义批评不是回归大历史,而是提供一种对小历史的阐释,因此小历史就不是自律的,而是实实在在进入社会生活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