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时候,我选择了任性一次
今天在书店偶然间读到了李尚龙老师的书《30岁,一切刚刚开始》,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读完之后,热泪盈眶,不知是被书里讲述的故事感动,还是为我现在的选择所庆幸呢?
2020年3月份,我失业了,在拿到离职证明的那一刻,其实我的内心没有任何的不满和愤怒,反而有点松了一口气。
我所在的公司是CRM行业中的大公司,而我的工作是运营数据的处理处理和分析,对于文科专业的我来说,最不擅长的就是跟数据打交道,但我却选择了一份天天和数据相处的工作,可想而知,我的压力有多大。
那个时候,每天晚上下班后在网上学习数据分析的课程,一边学习,一边掉眼泪,经常做到深夜2点钟,所以整个2019年我都是在压抑中度过的。
最让我绝望的一次是一份数据报告,修改了无数遍,那个时候我就想,这份工作可能真的不适合我。
曾经有一段时期,我的情绪低落到已经要看心理医生的情况了,心理医生跟我说:你有轻微的抑郁,尽量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中间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找朋友聊天,她跟我说:我在谈起画画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父母听到我辞职后,很不理解我的做法。在他们看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找个好男人结婚生子,这样的生活才算是幸福的,这是父母所期待的未来,但是这却不是我想要的幸福和结果。
我喜欢的插画师嘉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对一件事情发生了兴趣,并且预计大概会有50年的时间可以投入到这件事,你会介意先花上5年的时间来学习这件事吗?二十几岁的时候,觉得学习这件事儿太晚了,只能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慢慢熬着。但等你熬到四十几岁,依旧没有一技之长,面临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时,会不会觉得,二十几岁开始一件事其实挺早的。
这段话给了我很大震撼,如果我现在还干着以前差不多的工作,拿着差不多的工资,那我的人生也就差不多了。
李尚龙老师说:
“在每个大城市,都有数不清的励志和凄凉故事,每一个人都在这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记。那些转折、递进,那些句号、问号,那些段落、篇章,都是只属于自己的故事。在生命结束前,我们都会写下最后的句号,如果是你,你会希望这个故事是什么呢?”
我希望这个故事至少让我不会为现在的选择后悔,甚至能让我看到未来的那一瞬光,我知道,我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