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个孩子,你偏要毁了他吗?父母的底线,决定着孩子的起跑线
扬州的秦女士遇到一件让她无语的熊孩子事件。秦女士经营着一个快递站点,她会给附近居民送快递。有一天她接到客户的投诉,说没有收到快递。可秦女士记得清清楚楚,她明明是应客户要求,把快递放在小区门口的保安室了。
秦女士查了小区的监控发现,快递是被一个8岁的女孩取走的。在记者的帮助下,秦女士找到了女孩家,跟女孩父亲说了事情的经过。起先,女孩父亲矢口否认孩子拿了快递,但铁证如山容不得抵赖。父亲又开始狡辩,“小区门口是禁止放快递的”,“孩子才8岁,知道什么呀”,“全额赔偿是不可能的。”
孩子还小,知道什么,这句话是不是听着很熟悉呢?很多家长都有这样“护犊子”的心态。孩子做错了事,轻飘飘的一句“孩子小不懂事”就搪塞过去,似乎孩子做错事是天经地义的,神仙老子也没办法。
父母眼里,孩子总是好的
在父母眼里,孩子总是好的。哪怕在家里会对孩子发脾气,但到了外边,自家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没有任何人可以说他不好。
老家有个叔叔,他儿子也就是我堂弟,打架斗殴旷课样样精通,就是不爱学习。有一回跟同学打架,老师让叫家长。我婶去了之后,两个孩子间的打斗差点变成两个家庭的战争。
事情的起因挺幼稚的,堂弟用圆珠笔把前桌女生的衣服画得乱七八糟,女生就跟堂弟理论,堂弟嬉皮笑脸还拽人家头发。女生就哭着找哥哥去了,然后哥哥就跟我堂弟打起来了。
我婶去了之后,特别欣慰地欣赏她儿子的大作,说儿子画得多好呀,不就是一件衣服吗,赔你件新的。女生家长就怒了,跟我婶呛起来,差点成了打群架。
在我婶眼里,她儿子是个天才,随手一画就是大师级别,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没教好,打架斗殴是别的孩子欺负人。后来,她“优秀”的儿子因为打群架被学校开除,十几岁就开始混迹社会。当过小工,干过装修,学过电焊,鼓捣过钢材,每次创业我婶都全力支持,出钱出力的。到现在是一事无成,不是被人骗了,就是不想干了,啃老倒是得心应手。
image别人眼里的废柴,也是父母眼里的宝贝。父母眼里,孩子总是好的,这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使然。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肯定和信任会让孩子更自信,让他更容易和世界和谐相处。只是这种无条件的肯定和信任,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就要附加条件了。这个要附加的条件,就是社会准则。
孩子是对是错,父母标准不靠谱
在孩子的生命里,父母应该是逐渐退出,而不是始终处于孩子生活的中心。孩子成年后也始终处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的态度就决定着他对自己的态度。父母眼里孩子总是对的,那孩子就会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他就会做出不符合社会准则的事情,最终被社会所抛弃。
孙杨就是典型的例子。孙杨是中国游泳队员少有的奇才,他是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男子400米自由泳奥运会纪录保持者,是世界泳坛历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奥运会世锦赛大满贯冠军得主。
这样的荣耀还有很多,但现在的孙杨却因为抗检风波,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禁赛8年。
孙杨的处境跟经纪人杨明脱不了干系。杨明不是体育门外汉,她曾是浙江女排主力,现在是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按理说,有这么专业的经纪人,孙杨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但事与愿违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位专业的经纪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孙杨的妈妈。
在妈妈眼里,孩子总是对的。孙杨偶尔的桀骜不驯,不遵守规则,在妈妈眼里不是问题。一般的经纪人,会在集体和运动员之间权衡,让运动员做出既不违背集体利益又符合个人利益的决策。
但妈妈不一样,妈妈眼里孩子是全部,孩子是最好的,取得优异成绩的孙杨更是具备傲娇的资本。只是,妈妈和孩子之间“孩子最棒”的规则并不是社会规则。
孙杨妈妈在听证会上磕磕巴巴的发言,后来又指责中心指派的律师不利,发文揭露“中国泳协领导如何隐瞒2014年兴奋剂检测阳性”事件,这一波的神操作,败光了孙杨的路人缘,让游泳奇才快“无泳可游”了。
image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父母都无法公正客观地看待孩子。所以,适当的时候退出孩子的生活,才是明智父母的做法。明智的父母,不但懂得退出孩子的生活,还会教孩子社会规则。父母的底线,决定着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的底线,决定着孩子的起跑线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会建立一系列经历内在模型。内在模型是关于世界、自己、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的核心观念和假设。之后的经历都会通过这个内在模型进行过滤。一旦形成了这种内在模型,就会超越原来的经历并影响孩子对未来经历的处理方式。
如果孩子从小受到的是可靠的对待,当他接触他人时,也会这样去理解别人,建立友好可靠的人际关系。如果孩子从小看到的是父母没有原则地维护,他就会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
文章开头8岁的小女孩,也许她不知道什么是拿,什么是偷。但爸爸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你还小,拿别人的东西没关系,还能给家里创收。爸爸的狡辩,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8岁的女孩会形成自己的内化模型,拿别人的东西没什么大不了。
俗话说儿时偷针,长大偷金。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放纵,会一次次降低孩子行为的底线。当他和同龄人站在一起,准备起跑的时候才发现,他的起跑线已经比别人落后了。他脚下的路,是一个个坏习惯铺起来的,满是荆棘,他会跑得异常艰难。
同样是熊孩子闯祸,这对父母就处理得很恰当。一对双胞胎兄弟,掰断了小区14辆豪车的车标。父母知道后,立即惩罚了孩子,并在小区业主群道歉,表示愿意承担赔偿。父母的行为给双胞胎兄弟树立了底线,这么做是不对的,我们要为此承担责任。
image父母的底线,决定着孩子的起跑线。作为父母,孩子做错事,侵犯他人利益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替孩子狡辩,“他还是个孩子,你们要毁了他吗”。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承担孩子犯错的后果。
在面对外界环境的时候,孩子和父母是一体的,孩子犯的错,父母必须承担结果。这不但是法律的要求,更是父母给孩子树立的底线。孩子到底错没错,不是父母说了算,而是社会准则说了算。父母给孩子树立的底线越高级,孩子的起点才会越高越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