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拯救混吃等死少年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830/265dfeb56187b8cd.jpg)
2015年之前我是一名国企员工,每个月一万多点的收入在西安这个城市活的到挺如意。但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东西,直到2015年3月从丽江回来在机场中信书店看到一本名字很奇怪的书——乖摸摸头。
印象中读书这个事情,是我最避之不及的,总觉得很枯燥乏味,会让我昏昏欲睡。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改变了我对阅读的理解。
这是一本让我害怕看完的书!因为他只有300多页,看着看着总不自觉的停下来,剩下的不多了给自己留点念想。但还是忍不住看完了,畅快淋漓。于是赶紧上网搜索发现之前他还写了一本《他们最幸福》,果断下单,等不及要看。美好的事情总是短暂的,这本书又没多久看完了。
大冰的身份多重,书中每个故事好像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尽全力把感动写出来的同时,在每个故事里面表述了一种价值观。
他说:幸福就是一颗一直揣在口袋里的糖,可那奇妙的甜,只能被品尝种种滋味后的味蕾品尝。愿你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
书中写了太多我们想过,但又不敢过或不得已而过不了的生活。我们都向往自由,期待旅行。我们感叹着书中的江湖,体会着不一样的精彩。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和作者产生了共鸣。对于书中的一句话可能你会觉得这就是我想说的。
从大冰的书中我感受到了原来阅读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这种深层次的精神快乐,一旦尝试过之后就很难放弃。就像一种瘾,阅读开始让我欲罢不能。
昨天整理书架发现从前年3月到现在我买了100多本纸质书,40多本电子书。
周国平说他自己评判一本好书的理由是它会激起你的写作欲望,让你想表达一些东西。短时间内买了这么多书有值得再三阅读的,有翻两页就打入冷宫的。我对读书的小结是:求质不求量。
看了这么多能记住的内容屈指可数,虽然说阅读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你,让有些东西进入你的细胞深入骨髓。但求量的同时难免忽略了质的满意。
简书中出现了很多叫我们快速阅读的文章。只要沾上怎样阅读的都点击率不低。有的作者是为了分享,有的作者是为了人气。可他们都把快速阅读的适用对象——商业实用书籍放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让不注意的读者产生一种错觉:原来10分钟就可以读完一本书!
我也有过速读的经历,大学时候没日没夜的看网络小说。为了刺激,基本上一目五行差不多,甚至直接翻目录,几百上千万的玄幻修真古武类小说也在不长时间就看完了。回头在问,可能只能想起来偶尔的剧情刺激和大概经过。然而真正值得我们读的书,很少有可以速读的。有的可能一遍看完都很难看懂,何况10分钟半小时?
再回到关于混吃等死的问题来。为什么叫混吃等死?混就是自己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或者说从中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或成就感。没有工作压力也就无所谓努力不努力。等死就是一眼看到尽头。国企的体制和我个人工作性质的原因决定了只要在这工作,就没什么发展。
为什么说大冰拯救了我?他带领我进入了精神的世界,他告诉我了我阅读的前提是有趣。他让我见识到很多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有趣的他带我爱上阅读。以前的我觉得什么都没意思,生活一眼就看到尽头。除了工作就剩下低质量的娱乐。阅读带给了我更多的可能,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教会了我解释生活中的很多事,并指引我成为想要的自己。
很多文章都会说下班后的几个小时使你和别人拉开了差距。在我看来,差距不那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重要的是,下班后的时间确实会影响你以后的生活甚至决定你人生的方向。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也就是你不得不遇到的问题。从你的人生方向,怎么去为了这个方向努力,都要去学习。有的学习是在生活中,电影中,音乐中,在线课程中,有的在书中。而大冰告诉了我,学习的前提是有趣,和作者有共鸣的价值观。不然学习将变成一种痛苦,这种良药即使苦口也很难让自己咽下去。
感谢大冰,这个多才多艺多标签的风一样的男子。他告诉我们,愿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而我想告诉他,愿你的马保持好的身体可以不断前行,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中不只眼前的苟且,即使到不了远方,但也能看到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