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汉字课

俱舍汉字课 | 昃

2015-07-23  本文已影响55人  俱舍

【俱舍】柔克 原创

月盈则亏,“日中则昃”。说完了“盈 ”,就该说到“昃 ”了。

《说文》里说:“昃,日在西方时。侧也。从日,仄声。《易》曰:日昃之离。”

“昃 ”的本义就是太阳西斜。日头过午,则偏侧向西边了。段玉裁解释为,太阳在西方时影子就斜侧了。

“从日,仄声”,“昃 ”字是形声字。甲骨文是人的左边有个日,不是说日在人边,而是说日头过中,人影就开始侧斜了。据此,甲骨文四堂之一的董作宾认为:“昃 ”字本来是会意字,而许慎把它改为形声字了。“昃 ”字在卜辞中是纪时的专用字,大约是下午两三点左右。

金文的字形是日在人的右边,它与甲骨文一样体现了会意字的特征。从字形看,日头不管在左在右,都是斜的;甲骨文、金文字形的人影,同样是斜的。台湾学者所编的《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说,“昃 ”字没有金文字形。实际上,“昃 ”字的金文字形见于春秋晚期的滕侯昃戟,容庚的《金文编》也收了这个字形。《大字典》是参考了《金文编》的,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疏漏。

许慎引用“日昃之离”一语,出于《易经》离卦九三的爻辞。“离”是在太阳偏西的时候出现的山神兽,所以称之为“日昃之离”。

“昃 ”字的用法基本局限在本义,其引申义则是倾斜。除了古籍中,今天这个字已经难得见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