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笔记

2019-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野马疆驰

第一,悲观源自于习得性无助的经验。人们只有在觉得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的时候才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如果他们学到不管怎么做都没用,那么这个经验就会让他们觉得,在未来,他们的行为依然是无效的,从而成为一个悲观的人。

第二,你对一件事的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悲观的解释风格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的。他们认为不好的事会永远影响自己的生活、影响范围波及所有方面、而且是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了不好的结果。而乐观的人正好相反,他们觉得坏事的原因是暂时的,是特定的原因,这就限制了无助的时间和影响范围,而把好事归因为自己的人格特质这些永久性的因素。

第三,乐观是可以学会的,运用认知疗法,让一个悲观者看到他的行为有效,的确能够带来他想要的东西,纠正习得性无助的思维方式,悲观也可以改变成为乐观者。具体做法就是,学习 ABCDE 疗法。A代表不好的事,B代表你对这件事的想法,C代表后果,D代表反驳,E代表激发。

首先,你要识别你的 ABC 模式,注意在你遇到不愉快的经历时,你对自己说的话,你当时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找出你的想法B和后果C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发现,你总是持有悲观的解释风格,那么你就要反驳自己,跟自己的想法辩论。它能让你检查自己下意识的想法是否正确。你要像一个侦探一样,去找证据,搜集一下所有可能的原因,问问自己,可不可以找到其他角度看待这件事,然后把重点放在可以改变的、特定的、非个人化的原因上。最后一步是激发,它帮助你检验自己的行为,找到更有意义的解决方案。不要想这个想法是不是对的,要想它对你是不是有用的。

其实悲观也是有好处的,它可以让你对现实有更准确的感知。读这本书,并不是要盲目地、无条件地将乐观应用到所有的情境中,因为那会牺牲掉悲观的好处。作者是希望给你一个有弹性的乐观,来增强你对不利环境的控制力。学会在遭受打击的时候,从更具鼓励性的角度来考虑挫折和困境,让你学会随时去应用乐观,满怀希望地面对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