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哲学之光想法

别造神了,做好自己吧

2016-07-20  本文已影响83人  古泉渊

我们正沉迷在一场“造神运动”中,积极寻找他人的闪光点——颜值、情商、技能和创意,等等,一个个大牛级别的人物被奉为“男神”、“女神”。固然,这有正向作用,传播正能量,却不得不说开始变得廉价而献媚了。

以前动画圈内有一些“神作”的评选,那时被称为神作的动画一般是素质极高,质量过硬,值得我们去观看并从中领悟一些什么(咳咳,只可惜我越领悟越污......)。后来,神作这一称号泛滥了,一年十几部神作,每个人都自己的一些想法, 有自己心中的神作,而在他人看来这或许是粪作,于是吵得不可开交。导致神作一词变得廉价,甚至于有贬低的意味,当你说一部作品是神作的时候,总有人冷嘲热讽地说一句——神作真是廉价。


当“神”这个词套用到人身上时,不免让我想起自己的中二时期,总喜欢把什么战神、狂神、魔神往自己身上套,后来我发现自己不过是个猥琐的小青年,此时却犯了尴尬症——无论是身边还是网络上,人们看到帅哥会尖叫“男神”,见到美女会高喊“女神”,见到技术大牛要叫上一声“大神”,神无处不在。

我们是怎么了?

相信大部分人都没有所谓的宗教信仰,却积极参与着这一场造神狂欢中,娱乐圈更是众神聚集的地方,前些日子看了下网络上盛传的所谓90后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十之八九皆是娱乐圈人士。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的关注紧紧跟随耀眼的娱乐圈人物,似乎里面有着一切正能量,还有许多励志的故事,一个个传奇,支撑着一个国家和时代。这些娱乐圈的男女神们,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无论何处都能看到他们广告的身影,消费着他们大量的追捧者。


中国人对于神的信仰往往是功利性的,譬如说我们参拜寺庙和道观时,上香祈祷,许下多是赚大钱、寻姻缘、求子等等关乎自身利益的愿望。当愿望未能实现,我们便不再信仰这位神,转向其他神求助。那么,人们在现实中称呼那些人为神,不过是借此拉近关系,寻求自身利益的满足。当“男神”、“女神”、“大神”无法给大众带来更多的利益时,他们就走下神坛了,这些年造的神多,下来的神也多,可谓讯息万变,竞争激烈,为了成为神,搏出位,更是各种演、炒作。

“神”这个词的含义渐渐发生了变化,从前或许是指存在幻想和神话中的传奇人物,而现在则变成拥有特殊才能和突出能力的个人。然而,用“神”这个词形容人的时候,往往在无意中使人变得傲慢,目空一切。原则上,人与人是平等关系,现实中却并不平等,如今变成人与神的关系,一部分人高高在上,原本不平等的关系变得更加险峻。神们为我们的世界努力着,而我们只需跟着他们的足迹就可以了,当我们越是一个庞大的整体时,我们便越发失去思考的能力,为了一丝安全感和快乐,不惜抛弃自己融入其中。

也许这正体现了人们信仰价值的缺失仍未能得到填补,以及心灵深处的自卑的蔓延。虽说现代的“神话”众多,却不得不承认其背后的努力,我们往往看到风光的表面,想要成为同样耀眼的人儿,却忘了背后的付出。功利社会的现实:成王败寇,人们几乎要确定一件事必然成功才会去做,而不愿意付出努力最后一无所得。这无可厚非,也正因如此,人们变得以往更加自卑和善于自我安慰,沉迷在神的光辉中,沉迷在虚假的安全感之下。


这场盛宴仍在继续,难以自拔,我们的内心仍存在一块空缺,一片需要打破的束缚。

“上帝已死。”尼采如此说。

然而,我们却在不断造神,因为并不自信,不能确信地说出自身存在的意义,人们缺乏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行动力。琐碎的日常、烦闷的工作、无边际的责任,以至于人生填满了各种干扰人心的事物,人生苦至此,因而追求各类娱乐,在偶像身上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喜,奉为神。事实上,人生并不是抛弃什么就可以轻松度过的,而是背负着什么坚持前行,所以,我们在各类“神”身上看到的东西,就是我们期待得到的东西。

人并没有神的完满性,因为人是真实活着的,人不需要神作为原型,只需要努力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原型就够了。那么,终于一天我们会从空虚中解脱,获得一种真实的满足。

每日一文。我发现自己写作不会讲故事、举例子,怎么办-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